第四十五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1 / 2)

此番前來支援契丹,是薑文暉投降大唐以來第一次正式的指揮作戰,所以他異常的謹慎小心,甚至有種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想法。這也是他不著急下令出城與回紇交戰的原因,他想通過此舉探查一下對方,看看對方是否會在大唐的援兵到來以後,還會繼續攻城。如果對方選擇繼續攻城的話,那就意味著對方根本就沒有把大唐放在眼中,到時雙方的決戰就無可避免。如果對方不再攻城的話,那就意味著對方對大唐還是有些忌憚的,到時候自己便出城與對方的可汗交涉一番,給他個下台階,也讓他有個退兵的借口。這樣一來雖說沒有了功勳,卻也避免了士卒的無謂傷亡,這對於兵源緊張的大唐來講,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雙方的首領都選擇了觀望,回紇的部隊不出營,而大唐的軍隊也不出城,這場仗自然也就打不起來。

經過一日在雙方士卒們看來都是莫名其妙的停戰之後,第二天的一大早,天還沒有亮雙方的軍營之中,便不約而同的開始生火做飯。這也就意味著軍隊將有所行動,否則的話軍營之中按照慣例是吃兩頓飯的,這上午的一頓飯是不會這麼早就吃的。

日上三竿。雙方的軍隊就如同事先約好的一般,幾乎不分先後的從軍營和城內走出,在城外遙相呼應的擺開了陣型。

擺好陣型以後,回紇軍中策馬行出一人,高聲喊道:“我乃回紇東溫可汗東森那路,唐軍的主將是哪一位,可否出來一敘?”

薑文暉催馬走出隊列,答道:“我乃大唐遼王麾下將領薑文暉,此次作戰的行軍總管。不知道東溫可汗找我有何話要講?”

“薑將軍是吧?我回紇各部一向與大唐交好,此番與契丹作戰,大唐為何要出兵襄助契丹?難道說要與我回紇開戰不成?”

薑文暉聽後仰天長笑道:“哈哈哈哈……東溫可汗真會開玩笑,契丹早在兩年以前,便已經歸順我大唐,並被賜予李姓。現在整個契丹部族都是我遼王殿下的附庸族,族長李炳乾更是我家殿下的家臣。此番你們無故前來攻打我家殿下的家臣,我家殿下尚未找你們討要說法,你倒是先反過頭來責問我們。東溫可汗我想需要個說法的不應該是你們回紇,而是我家王爺吧!薑文暉在這裏等候可汗的解釋呢。”

“哦?契丹已經成為了你家遼王殿下的家臣?為何此事我事先並不知道呢?既然契丹已經成為你家王爺的家臣,為何也不通知我一聲呢?莫非這其中還有什麼不可告人的事情嗎?”

“東溫可汗,你這話說得好沒有道理。你既不是我家王爺的部下,又非我家王爺的家臣,我家王爺為何要提前知會與你?莫非東溫可汗也想舉族投靠我家王爺不成?如若果真如此的話,薑文暉倒是非常樂意與東溫可汗一同為我家王爺效力。”

“我也不和你說這些沒用的。,既然契丹已經於兩年前便歸順唐朝,並且成為了你家王爺的家臣,我隻問一句契丹這兩年來不停地襲擾我所統轄的部族,掠奪我的牲畜和人口,你家王爺可曾知曉?亦或者是故意為之,好挑起唐朝與我回紇之間的戰爭?”

“可汗這話好沒有道理。草原之上本就沒有明確的分界,相互之間不經意地越過地界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下麵的小部落之間的摩擦也是不可避免會發生的事情。可汗就能夠保證你麾下的那些個小部落,就沒有越界的事情發生麼?如果因為這點小事便興師動眾的前往討伐的話,可汗這一年四季也不用幹別的事情了,隻管四處討伐便是。隻是不知道可汗是否覺得有這個必要?”

“難道說別人都欺負到我家裏來了,我還要忍著不成?長此以往下去的話,誰還敢讓我來庇護?難道你家王爺就是這樣嗎?”

“可汗此言差矣!你和我家王爺就好比兩家的家長,那些個小部落就好比家族中的幼童,孩子們不懂事,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發生口角實屬正常。如果您覺得您家的孩子受了欺負,完全可以先來我家討個說法,如果實在是因為我家不講道理,您再訴諸武力那也不遲。可是您二話不說的就帶著自己的家人來我家大鬧一通,這於情於理都未免說不過去吧?亦或者說您根本就是仗著自己人多勢眾,找個由頭邊想來我家鬧事,想得到些好處。如果真是如此的話,那我不得不非常抱歉的告訴您,您找錯了對象。”

“依薑將軍的意思,我家此番吃了虧就算是白吃了嗎?”

“可汗此言差矣。先拋開引起此番衝突的具體原因不說,可汗已經圍困契丹城池一月有餘,四下裏也沒少派人劫掠,即便是之前你家吃了些虧,想來這些日子也該出了這口氣了吧?不如此時便到此為止如何?可汗領兵退回自家領地,我大唐也不再追究可汗侵犯我大唐領地的責任,不知可汗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