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京城長安(1 / 2)

除夕酒宴之上,意氣風發的李世民,在取消了限酒令後,最終被親衛抬回了寢宮。

在平壤休息了三天後,大唐的軍隊開始或是乘船、或是走陸路返回大唐。李恪原本想跟隨自己的營州兵返回沈陽,誰曾想李世民居然硬要他跟隨自己返回都城長安小住。無奈之餘隻好讓已經因戰功被提升為忠武將軍的程懷亮,率領部隊返回沈陽,同時通知自己的老婆們啟程前往長安與自己相會。

李世民率領大唐軍隊凱旋而歸,太子李承乾率領朝中文武百官來到三十裏外恭迎,那場麵相當的熱鬧。

回到京城的聊王府,李恪還來不及休息,便有人登門拜訪。前來拜訪的這波人還真不少,為首的正是軍校的首席學院袁錚,其他的人也全部都是軍校的學員。這些人已經在軍校內學習了三年多,到了夏天就將從軍校畢業。

今日出城迎接李世民禦駕親征的隊伍裏麵,就有這些個軍校的學員。他們並沒有想到李恪會跟隨皇帝陛下一同回京,所以在看到他跟隨在皇帝身邊的時候,回到京城的第一件事就是給他來拜年。

說起來這位教導主任還真是有些不負責任,一年年的也難得見到一回他的麵。但是這些個軍校的學員,甚至後來才招進來,還沒有見過他的那些個學員,沒有人不對這個年輕的、充滿傳奇色彩的教導主任充滿敬意。這也沒辦法,誰讓他幾乎是每一年都會發兵攻打周邊的勢力,而且每一次都會取得勝利,還勝得都是那麼的漂亮。如今,他所指揮的每一次戰役,都已經成為了軍校教學中的範例。學員們更是經常會在私下裏,就他所指揮的戰鬥,進行沙盤推演。越是這樣,學員們對於他的指揮作戰,就越發的佩服的五體投地。因為這些軍校的學員們發現,在很多情況之下即便是事先發現了他的作戰意圖,照樣是沒有辦法扭轉敗局。

李恪這一次所接待的這批學員,大部分都是軍校的第一批學員,因為曾經在一起經曆過兩次戰鬥,所以他還能夠勉強的叫出所有第一批學員的名字。但是那些個第二批,甚至是第三批的學員,他則根本就不認識了。不過這並不能影響他在學員心目中的地位,尤其是當他讓袁錚向他介紹這些不認識的學員時,那些個沒有見過麵的學員的眼中,無不流露出熾熱的神情。

實際上,李恪的年齡甚至還不如其中大部分人的年齡大,當他見到那些個學員們發自內心的對於自己的敬重時,甚至產生了一種自己已經七老八十的感覺。在他的潛意識裏,值得尊敬的教師都應該是那種,頭發花白但是看上去卻顯得精神矍鑠的老先生。

閑聊了一會兒,由於李恪的年齡和他們相仿,又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盛氣淩人的感覺,那些個從未與他見過麵的學員們,也就不再是那麼的拘謹,開始向他提出一些戰爭中會遇到的問題。對此,李恪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令這些個學院收益頗豐。

等到臨走之時,以袁錚為首的軍校第一批的學員,無不流露出想在畢業之後,前往遼王麾下從軍的意願。對此,李恪告訴他們自己也並非是全知全能的將軍,也有著自己不足的地方,隻不過自己擅長發揮出自己的特長,以己之長攻敵之短罷了。比如說山地作戰、沙漠作戰、甚至是海上作戰都並非是自己的強項。而大唐在未來的幾年之中,作戰的方向則會向這些區域有所傾斜。所以他們如果想要在軍中有所發展,就要到這些地方去鍛煉,將來必定會有施展的舞台。

李恪這麼說,可以說是給他們指出了一條捷徑,隻要他們肯於用心,未來不長的時間裏肯定會有用武之地的。

接下來的幾天裏,李恪的王府可謂是門庭若市,這其中既有軍校的老師和學員,也有一起長大的那些個發小,當然更少不了住在宮中的晉王李治和晉陽公主李明達。一晃兩年不見,李治已經是個十六歲的翩翩少年郎,晉陽公主也已經十二歲了。

按照史書上說,晉陽公主李明達今年就會因為重病離開人世,而且這件事對於李世民的打擊相當的大,很少時間都沒有都沒有辦法正常的工作。李恪在見到李治和李明達的時候,隻是習慣性的摸了摸李治的腦袋,就把目光轉投到兕子的身上。完全不顧及已經長大的李治,此時的臉色已經由於摸了他的頭,而顯得有些臉紅。伸出手抓住兕子的手腕,把食指和中指搭在她的脈搏處為她把起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