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的話說得李治有些臉紅,不過幸好李恪隻是隨口一說,並非是在諷刺於他。他繼續說道:“爪哇的東南數千裏以外,有一個巨大的島嶼,麵積幾可達我大唐麵積的一半,那裏出產優質的鐵礦石,出鐵率超過兩成半,遠非我大唐的鐵礦可以比擬的。另外那裏還盛產白銀,據說那裏的白銀儲藏量,如果製造成銀磚,足以建造一個皇城。這兩個地方都是我大唐的水師,現在便可以到達的地方,而且這些地方根本就沒有什麼人煙,從而避免了艱苦作戰後才能占領的弊病。隻要將這兩個地方能夠占領下來,我大唐將會有足夠的黃金和白銀用來做貨幣。”
李治有些好奇,為什麼自己的這個三哥,會對海外的情況如此的了解,但是害怕他會再說些令自己難看的話來,所以這才把到了嘴邊的問題又咽了回去,轉而繼續聽他介紹。
“為德,據說這海上航行數千裏可比不得路上行走,這萬一要是發生什麼變故,那可就是損失慘重啊。”
“父皇多慮了。那些從極西方運送黑奴到我大唐來出售的海船,路途比這裏還要遠出許多,還不是照樣的幾個月便會往返一次,難不成我大唐的水師還不如那些販奴船。”
看到李世民還是有些猶豫,李恪繼續說道:“兒臣有個打算,就是先派出一支船隊,先行趕往這兩個地方進行實地考察,等到帶回來確切的消息以後,再出動大規模的船隊前往開發。實不相瞞父皇,即便是開采礦石的勞力,兒臣也早就做好了打算。”
“哦?說來聽聽。”
“反正遲早也要與新羅和倭國開戰,而尋找礦脈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到時候隻要將他們這兩個戰敗國國內的成年勞力,盡數押解到那些地方負責開采礦石便是。這樣一來既可以解決掉我大唐勞力緊缺這一問題,又可以避免我大唐軍隊離開以後,他們在私底下圖謀不軌的心思,正可謂是一舉兩得。”
“為德啊,這件事你一定是算計了很久了吧?不知道前往探路的人員,你有沒有合適的人選推薦給朕?”
“泉州水師統領宣威將軍陳華,其祖上幾代都是水師將領,他本人也是一名航海經驗極其豐富的將領,由他出任此番出海探險的任務,應該可以達成目的。”
說到這裏,李恪停頓了一下,說道:“父皇,兒臣還想向你推薦一人,此人原名昆山奉,現在叫李忠。原本是回紇的一名將領,是兒臣在與回紇作戰之時收下的。此人十分擅長草原作戰,這兩年多一直在跟隨在李靖的身邊,學習如何統兵作戰,現在應該已經學有所成。所以兒臣以為,應該將之交給朝廷,用於征戰西北戰場。我大唐目前雖然在西域地區擁有都護府,但是力量還是有些偏弱,如今的西突厥已經大不如前,正是一舉將之徹底的鏟除的時候了。如果能夠將西突厥的控製區域,並入到我大唐的版圖之內,我大唐在西域的控製力,勢必將大大的獲得提升。西域一日不能徹底的平定,我大唐勢必要被分散很大的精力去處理。與其沒完沒了的被動防禦,不如一勞永逸的將這個問題根除掉。”
李世民麵露難色,說道:“西域地區用兵必須慎之又慎啊!那裏距離中原路途遙遠,一場戰爭所消耗的糧草,還不及運送途中消耗的一半。想要對西突厥發動大範圍的作戰,隻怕是光是糧草的調撥,就要準備幾個月的時間。即便是今夏糧食豐收,恐怕都不足以支持到戰爭的最後。還有就是除了南方各道的府兵外,其他各道的府兵都剛剛經曆了幾場大規模的戰爭,正需要休養生息,故而想要對西突厥作戰,至少也要等到明年夏收過後才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