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K98誕生(2 / 2)

和後世的武器製造不同的是,在李恪的監督和指導下,沈陽軍械製造局的工匠們,是先實驗製造出了子彈,然後再著手研究槍支。對於一名武器愛好者,甚至可以說是發燒友來說,後世的大部分槍支的構造圖,都是他們必須掌握的基本知識。有了這些知識,再加上一幫能工巧匠們的配合,研製出一種結構簡單的步槍,簡直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隻用了半個月不到的時間,模仿二戰德國名槍K98製造出來的第一支步槍,便擺在了李恪的麵前。這支步槍的圖紙是李恪親手繪製的,摸著這支與印象當中毫無二致的步槍,李恪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在那個時代裏,他無數次的在睡夢中擁有過這樣一直步槍,如今當它真的出現在了自己的麵前的時候,他甚至很久都無法相信眼前的這一切都是真的。

“這個槍的性能如何,有沒有經過試射,射程是多少?”

“回稟殿下,已經試驗過了,不過效果不是很好。”負責把試驗型步槍送給李恪的那名工匠畢恭畢敬的說道。“射程可以達到兩百步左右,不過一百步到一百五十步的距離內殺傷力非常強大,到了二百步的時候就很難穿透生牛皮。除此之外,連續發射十五發子彈過後,槍口就會逐漸變紅,再繼續射擊就會嚴重的影響子彈的射程。”

“哦?這麼說來還是製作槍管的鋼鐵硬度和散熱性不過關啊!”李恪聽後不由得歎了口氣,自己隻是知道後世的鋼材中有錳鋼、碳鋼工具鋼等高硬度的鋼材,但是具體的製造方法就不是他這個玻璃廠的工人所能知道的了。如此看來,要想研製出適用於製作槍管的優質合金鋼來,絕非是短時間內就可以達到的,這些也就隻能依靠工匠們自己進行反複的試驗了,自己是什麼辦法也沒有了。

不過以目前的技術來看,能夠一口氣射擊十五發子彈,本身就已經是一個了不起的事情。要知道一般的戰鬥中,弓箭兵是根本就沒有機會射出十五支弓箭的,當然弩箭兵不包括在內。

再說了,能夠在一百五十步的距離外發射,這本身就已經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了。要知道弩箭兵雖然可以在一百五十步連續發射,但是屬於不可控的覆蓋式射擊。但是步槍卻可以做到精確射擊,而且在穿透力和殺傷力方麵具有優勢,如果真的可以在軍隊中普遍開來,其殺傷效果遠遠要大於弓箭和弩箭。

想到這裏,李恪的心思再一次的活泛起來,一把抄起桌上的步槍,對著前來送槍的工匠說道:“走,隨本王去試槍,如果能夠令本王滿意的話,一定重賞所有參與研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