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踏足到築後國的土地上,李恪便感覺到了房遺愛的作戰方式,這小子的作戰方式簡直就和後世老美的作戰方式一個德行,那就是先通過猛烈的炮火將整個土地都翻一個遍,然後再出動大部隊向前平推,一旦進攻受阻就會呼叫炮火支援,直至將那些個阻礙清除,然後才會繼續前進。
走在近半尺厚鬆軟的土地上,李恪無意間聽到兩名士卒的聊天,其中一名士卒蹲下身抓起一把鬆軟的泥土,讚歎的說道:“這炮彈炸過的地可比用牛犁地強多了,你看這土多麼鬆軟、多麼的細啊!這要是用來種糧食,肯定能有個好收成。”另外一個點了點頭說道:“誰說不是呢!你說今後都用這炮火耕地該多好,不但可以省去很多的氣力,就算是收成上也肯定能夠增加至少一兩成。”
李恪聽完了不禁一笑,這兩個士卒還真是有趣,居然想通過炮轟來翻地,先不說被炮轟過的土壤內的養分會流失多少,單是這成本就是所產糧食的上百倍,又豈是農民可以承受得起的呢!
時間過了不久,李恪不禁開始心中暗罵起房遺愛來,原因無他,剛剛運上岸來的火炮,全部都陷入到了鬆軟的泥土中,原本一頭牛便可以輕鬆的拖拽走一輛火炮,如今卻要用兩頭牛才能勉強的讓火炮前進。這還是經過了數萬先行登陸的士卒們的踩踏後,鬆軟的地麵已經比一開始的時候結實了許多的結果,這要是在沒有經過踩踏的鬆軟土地上前進,還不都得陷入其中。
這還不是最要命的。士卒們開始登陸的時候是早上,經過一夜海風的吹拂,土地的表麵多多少少的會有一些水汽,士卒們踩在上麵還不至於飛揚起來。數萬士卒登上岸以後,時間已經接近了中午,經過幾個時辰的陽光暴曬,浮土中的水分全部被蒸發掉以後,再踩上去便會飛揚起來。人數少的時候還覺不出來什麼,但是數萬人一起移動所造成的後果就是,漫天飛揚的塵土看上去就像是起了濃霧一般。好歹濃霧再大也隻不過是影響視線罷了,這漫天的塵土可是令人喘氣都變得不順暢,以至於李恪在臉上蒙上了兩塊絲質的手帕都不管用,這又怎麼能夠不令他罵造成這個後果的房遺愛。
築後國的三池郡與肥後國的玉明郡相鄰,如果沿著西海岸的平原地區前往肥後國的話,難免會遇到像薩摩國和大隅國那樣的地下工事,所以李恪並沒有這樣走,而是在大軍登陸以後一路向東前進,等到進入到丘陵地帶以後,這才轉而向南前進,這樣的話即便是對方在海岸沿線布下重兵把守,他們也可以輕易地繞過去,然後從對方防禦力量薄弱的後方發起進攻。
雖說肥前國的高來郡與肥後國的宇土郡隔海相望,中間寬度隻有二十餘裏,大唐的數百艘戰船從這裏經過的時候,不可能瞞得過對方的眼線,不過這並不要緊,即便是被對方發現了又能怎麼樣,在實力占據絕對上風的時候,陽謀就變得非常的可怕。
李恪就是要告訴對方,我懶得在你設下重兵把守的海岸線與你進行正麵交鋒,所以我決定繞道你們的身後來打你們。怎麼樣,你們到底是接不接招吧,不接招我就從你們的後麵防守薄弱的地方突破,然後再將你們的地盤一點點的蠶食掉。如果接招的話,你們就必須都給我從老鼠洞裏鑽出來。到時候沒有了老鼠洞做你們的掩護,在大唐無比強大的實力麵前,你們同樣沒有任何的機會。
李恪在大軍登陸之後,並沒有著急向前推進,而是以每天二十裏的速度緩緩地向前推進,一是為了給對方製造壓力,二是把對方的防守力量全部都調動起來,使得他們在壓力麵前不得不做出對大唐軍隊有利的選擇。實際上他此番在三池郡登陸的部隊隻有五萬人,另外的四萬餘人則藏匿在早已經被房遺愛清理過的長島附近的海域。
李恪在率領著數百艘戰船,穿過高來郡和宇土郡之間的海峽的時候,特意的使了一個障眼法,就是將平時掛在禺京艦兩旁的靖海艦全部的放了下來,並且穿梭於禺京艦之間,這樣一來就顯得艦隊的數量極其的龐大。不管是艦隊在海上行駛,亦或者登陸以後的行軍速度,都是非常的緩慢,如果分布於肥後國海岸沿線的守衛力量,想要前往大唐軍隊登陸地點馳援的話,時間上是完全來得及的。
李恪事先製定的戰略就是,自艦隊在長島附近海域分兵之後十日,留在長島附近的艦隊便從肥後國南部的蘆北郡登陸,然後沿著平原地帶一路向北推進。這樣一來便形成了南北夾擊之勢,不管他們是否被李恪的戰術所迷惑,最終都無法逃脫戰敗的厄運。
與李恪這邊的層層推進不同,薑文暉和李忠那邊則做好了嚴防死守的準備。他們二人手中隻有七萬兵馬,如果放在平時的話,和大食或者突厥任何一方開戰都足夠了,即便是與雙方的聯軍交手,也未免沒有一戰之力,再說雙方之前也並非沒有交戰過。但是此次就完全不一樣了,以前沒有分出勝負,那是因為雙方還沒有到必須分出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嚴重地步,其中一方眼見著沒有希望獲勝,也就主動的退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