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為了大漢(2 / 2)

皇帝不理政事,妄臣們整天變著花樣兒地討他的歡喜,苛捐雜稅。

氏族、豪族、士族兼並了土地,佃戶農夫世世代代為他們耕田,剩下兒子瘦弱的繼續耕田,機靈的成了他們的家仆,強壯的變成他們家兵,世世代代伺候他們的主子。

終於有一天,這些命該為奴的漢子覺得自己的人生不該如此,也許應該為自己抗爭一下。這個時候,張角站出來了,傳道、授業、解惑,領著百萬門徒借著黃天的名義奮勇抗爭,向蒼天發出他們的抗議。

三個將軍被提拔,南北軍十來個校尉,六郡之地數萬良家子弟,三輔三河上萬騎士在一夜之間被征伐,大軍轟然調動,剿滅叛黨。

為百姓發出吼聲的張角死了,積勞成疾的屍身在死後沒有靈堂可以安放,被心腹門徒運送回鄉,黃巾勢力大勢已去,恐怕巨鹿城破之日他將不留全屍。

自稱人公將軍作威作福的張梁死了,被楊豐刺了個對穿,腦袋被割了下來現在被石灰封好,被宦官裝進盒子裏送往洛陽。

抗爭的百姓們,參戰的身首異處,逃竄的流離失所,從他們打算抗爭的那一刻起,一切就已經注定了,他們今生今世隻能苟且與山林之間,死不能入土為安。

應征的官軍們,活著的傷痕累累,死去的埋骨他鄉。不到一年的時間,因為這場戰爭超過三十萬生靈塗炭,百萬百姓流離失所奔走他鄉,從雁門到南海,從遼東到敦煌,人心浮動。

然而,又得到了什麼?

貪圖享樂的皇帝仍舊睡在他的萬金堂,千夫所指的宦官依然權勢滔天,因為大量小豪族被漢軍或黃巾而身死族滅,土地兼並有了更多的生存土壤,難民佃戶們的生活依舊。

“彥明,你說……這場戰爭為了什麼呢?”

閻行扛著鐵槍跟著牛車步行,盡管肩膀上和額頭纏著白布,但他的臉上看不到一絲不快,黃巾戰旗被他圍在腰間,反倒有些喜氣洋洋,突然聽到馬越發問,絲毫不過腦子地傻笑了一下,聳了聳肩膀說道:“不知道,主公要去平叛,彥明就去了。”

馬越翻了個白眼兒,接著問道:“那你是為了什麼打仗呢?”

“為了主公啊!”閻行撇了撇嘴,突然掀了一下圍在腰間的戰旗有些故作獻媚的說道:“主公啊,閻行給你把戰旗奪來了,您能不能給小寧兒找個老師讀讀書啊?”

“行,沒問題。”

閻行為了自己,為了自己的功勳,因為一榮俱榮,馬越站得越高,閻行也站的越高,閻行、徐晃、閻行、關羽,他們在戰場上那麼奮勇,為的想來都是這個。

可自己為了什麼呢?也許以後他會想要功勳,但戰爭之初他是沒有過這種想法的。

深度地去思考自己,三省吾身,馬越得到了一個他自己都有些不信的答案。

朝廷的指令下來,他就去打,皇甫嵩的軍令下來,他就去聽。

他是為了……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