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揮戈止戰(2 / 2)

馬越一聽頭都大了,孝明皇帝,這都是哪兒跟哪兒的事兒啊!在西邊這麼多年,馬越也沒真見著一個光頭的和尚背著經書過來,隻好悻悻地說道:“這都是怎麼知道的?”

“其實奴家也不知道,《漢書》上看到的,馬君沒有讀過漢書嗎?”

“《漢書》?某讀過,讀過藝文誌……藝文誌裏麵的手搏六篇。”

手搏六篇,還是出征黃巾之前梁鵠自東觀給他順回來的,薄薄地一小卷,不消多時就能看完,講述了手搏擊技中的要點,後來馬越曾用上麵的法門摔過關羽一跤。

“讀過六頁……也能算讀過嗎?”

在蔡琰心裏,馬越一直是個寡言少語,戰場上能把敵人生吞活剝的疤麵將軍,盡管聽過他和亡妻的故事,知道這個師弟心裏還有著一絲柔軟,卻總覺得這個生猛的涼州漢子有些不近人情。

加冠之年秩比兩千石的校尉,在世人眼中都是一等一的青年才俊,哪怕是在袁氏兄弟眼中,盡管有些看他不起,卻也不會否認這一點。

但在蔡琰眼中,她總是聽說別人傳言中的馬越有多麼威風,可難免在心裏覺得他有些不學無術,窮兵黷武。

漢書隻讀過六頁,漢琴又怎麼教都學不會。

這是一個粗漢,不知風雅之物,隻識刀兵之事。

蔡琰心裏對馬越剛升起了些許好感,又再度降了下去。這樣的男人戰場上固然英勇,可若入了家門,生活未免太過無趣了些。

馬越撓了撓頭,對衛仲道問道:“仲道,你都讀過什麼書?”

“記不清楚了,馬兄怎麼突然問這個?”衛仲道板著手指說道:“詩書禮記就不必說了,那是兒時啟蒙讀物。後來又讀漢書,左傳,再大了聽樂府,聽詩學賦,最近在學《九章算術》,大大小小百餘卷吧。”

馬越搖了搖頭,年少時他曾覺得讀書無用,自己腦海裏見識過那麼多的現代知識,難不成還要重新學習古文?他以為他所欠缺的隻是這個時代應有的野蠻。

從他第一次提著手斧上彰山,已經八年過去了。

他用了八年的時間學會了這個時代的野蠻,他太偏信野蠻了,以為他可以野蠻到不需要文明。

他錯了。

他已經足夠野蠻,野蠻得讓自己融入到武人這個集體,涼州這個州域,但他不夠文明,讓他難以融入有文化的圈子,他的朋友中多目不識丁,他隻能看著別人出口成章。

“師弟,除了手搏六篇,你還讀過什麼?”

“讀過一些書法的碑文,讀的第一本書是十二歲時的《六韜》,後來就是拜在先生門下時讀過春秋,還有《孫武子》《公孫鞅》之類的兵書。洛陽廷尉獄裏陛下差人賜我禮記,手搏六篇是先生從東觀找人拓下來的影本。就這些了。”

“馬兄讀的全是些兵書啊,咳咳!你的理想是什麼呢?立功封侯?”

“立功封侯?仲道將我看得太膚淺了。”馬越笑了,他才不想什麼立功封侯。他說道:“我想讓涼州百姓不再死於兵戈與饑餓,我想讓孩子們在加冠前不用提著刀上戰場,我想讓我的家族延續,想讓後輩榮光。”

揮戈,為止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