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性格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趨於平和,如今的他若再遇到當年平原縣督郵索賄那般的事情,可能隻會平淡地笑笑,將印信掛在樹上轉頭就走。
長時間以來,這個戎馬半生的漢室宗親意外自己不會再輕易憤怒。
這世上已經很難再有事情讓他憤怒了。
但這一次,劉備仍然感受到當年那種出離憤怒的感受。
就像胸膛有一把火,將他的血肉統統化作蒸汽,天靈蓋便是緊密的鍋蓋,使這口沸騰的大鍋快要炸開!
“哢吧!”
這已經是劉備今日折斷的第三支馬鞭,暴怒的劉備終於拋下了自己的風度,咬牙切齒地說道:“分兵,分五路兵馬,圍殺馬岱!”
由不得劉備不憤怒,上一次他來到這片潼關以東的土地上,這裏還是良田千頃,作為天子腳下的農莊田產,這裏的百姓安居樂業,放眼望去黃河兩岸到處是歡聲笑語與一望無際的綠地。
而現在,舉目四望僅僅目力所及便不止上百處濃煙滾滾,他的七萬兵馬一路追著煙塵,走到哪裏都隻能看到百姓哭泣的臉龐,低頭下氣地指向下一個方向。
他追不上馬岱,這個涼州出來的狼崽子在戲耍他!
每一次他依照涼國軍隊的馬蹄印子追擊過去,卻隻能看到一次又一次地慘劇重現……豫州軍隊不傷人性命,卻不留餘力地搶奪百姓所有糧食,燒毀所有能夠被點燃的農莊,為的就是吸引他的目光,將他盡可能地拖延在這裏。
所謂的算計,有些時候雙方信息對稱,高下便在交鋒的開始有所分辨。
但更多的時候,信息無法對稱,算計也就全憑雙方對時局的把控與智謀了。
在信息這方麵,馬岱勝過劉備太多,他很清楚涼國的軍事實力,也就更容易猜想出涼國大致的兵力部署在什麼方向。更何況還是以有心算無心,劉備便隻能在這種時候才突然意識到,自己鑽進了馬氏小狼崽子的套!
這是個很尷尬的事情,分兵則未必收全勝之功,不分兵則斷無取勝之機。
因為在劉玄德看來,即是分兵之後隻有微小的可能取勝,那也值了。隻要發現馬岱的軍隊,拖住馬岱的軍隊一會,七萬兵馬一擁而上總能將他擊潰。
隻要擊潰了馬岱,騰出手去援助潼關,這場仗還有的打。
至於荊州他是不太擔心的,涉及到土地問題,那些山越人可不會輕易對江東低頭,沒準等他安定朝廷時局率兵回荊,山越人還和江東人打生死戰呢……此時此刻的劉備,根本想象不到,他依為仰仗的山越人如今已經加入了涼國董將軍的戰車,作為先鋒軍率先向江東進發,如今荊州全境真正掛在劉玄德名下的隻有襄陽一郡。
其餘之地,盡掛涼字大旗。
劉備親領萬軍之眾,張飛、趙雲、黃忠、魏延各督兵馬,自東向西掃蕩尋找馬岱兵馬的蹤跡,可謂興師動眾。
而此時的馬岱將軍,正與一幹部將在華山險道當中的山坳間撕咬著幹澀的囊餅與難嚼的肉幹,就著山間的溪流補充體力。
事實上廣袤平原上的那些大火,隻是馬岱督率著大部人馬在轉移過程中分派出小股軍侯,數百騎呼嘯而至,大部隊也能讓百姓看到,縱兵放火,然後離開。
更有甚者隻是大部隊緩慢離開,小股騎兵再開始縱火……馬岱分出了五部相互縱火,穿插在戰場上,還專門安排了兵馬跟在後麵清理蹤跡並製造偽裝的痕跡與馬蹄印記,到最後這五部兵馬的蹤跡交叉循環,而真正的大部隊早已引入華山險道當中。
無論敵人是依靠馬蹄印還是天空升起的濃煙,都無法找到他們。
甚至在平原上還留下了十幾股小隊,加在一起也才不過上百號人,但他們的目標更小,任務則是在今夜四下縱火,給劉備的兵馬創造出他們還在平原上活動的假象。
馬伯瞻可不是來這裏耀武揚威一番便逃跑的,涼州馬氏都擁有獵食者的血統……現在,就是他的狩獵時間!
難以下咽的肉幹嚼在口中好似西北大漠的混著沙子的風,滿是幹澀的磨礪感,但馬岱卻吃得津津有味。
甚至嘴角還帶著些許笑意,仿佛口中並非是布滿香料的肉幹,而是勝利的味道。
沒錯,這對馬岱來說,這就是勝利的味道。
在這種情況下,能吃到一口飯,對馬岱已經是勝利了。
他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小時候他常聽說涼州人沒哪個指望自己活過三十五,那個時候人們就指望什麼時候能遠離戰火紛飛的年代,希望整個涼州能遠離戰亂。
現在人們常說他叔父是涼州應運而生的天選之人,帶著涼州人的希望衝破這個腐朽天下帶給涼州人的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