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東淪陷(2 / 2)

天下蒼生太多,保護誰、傷害誰永遠是統治者的選擇題,而孫堅,選擇保護那些信任自己的那些。

徐州的戰火還在繼續,孫堅領軍向西直奔荊州,而徐州戰場則交給長子孫堅。

卻不料,董仲穎的速度比他還要快,早已將兵馬駐紮於荊州武陵郡,甚至仗著得到山越人的幫助繼續向東推進戰線。

落入猛虎口中的肉被這涼州老匹夫吃了一半,孫堅焉能不怒?當即揮師與董卓在荊州開戰。

這一仗足足打了半個多月,孫堅與董卓的軍事才能相差不多,年歲上也相差不大,甚至於雙方的幕僚都不相上下,在荊州比拚的,已經不是他二人的軍事能力了。

一個身後是涼國益州,一個則多線開戰但依靠富庶的江東,戰局陷入膠著。

甚至出現變局時都並非出現在二人用兵的手段上,董孫二人的對戰足以寫入兵法史,兩名這個時代南北方出色的統帥將整個荊州拉入熊熊燃燒的戰火之中……在這種情況下,孫堅收到了一封來自吳郡的書信。

口述的人為次子孫權,寫字的人是蔡伯喈的記名弟子,也是涼國水軍統領……甘寧,甘興霸。

故地重遊的甘寧沒有放過這個耀武揚威的機會,涼國水軍走海路大舉入侵江東腹地……涼國在隴都防範嚴密,那是因為前些時候張魯七子的反攻兵馬沒能撤去,孫氏可沒有這種擔憂,吳郡西有柴桑北及長江,東麵與南麵皆是茫茫大海,這個時代哪裏有人會從大海上攻打他們?

當然有,甘寧的船隊便是從海上攻來的,所率還是凶猛無比地青涼武卒組成的水兵。

青涼武卒的前身,可大多不是桀驁不馴的海賊就是橫行四野的山匪,如今因為涼王的親待而臣服旗下,得到天下間最優秀的兵甲扶持戰力更上層樓。

而他們的統帥也不是庸手,當年八百錦幡橫行江海的江玲兒甘興霸回來了!

如今的甘寧依舊奢侈,卻沒有足夠的名貴蜀錦來裝飾他無比龐大的三世紀船隊令他無比懊惱,但是這種情緒僅僅困擾了他很短的時間……白底黑字的涼國大纛,成了他最好的船帆。

數百條身形龐大的涼國大艦,上千條遊走淺海的大涼艨艟在海上呼嘯而至,接連襲擊江東沿海地區,連續摧毀了江東七座水寨,全麵接管了江東連通南北的全部港口。

裝載投石炮與擊矛弩的涼國戰船數年之前在長江上遊與孫氏的水戰中受挫,但這並不意味著涼州船艦的性能不夠優異,而是因為操控船艦的統帥是驅使慣騎兵的董仲穎,水兵多數是涼州旱鴨子的原因。

今時……不同往日!

不過用搶奪來的三百餘條走軻,甘寧用了極短的時間摸清了江東人在吳郡周圍的兵力部署,旋即下令船隊強攻吳郡西北方向的柴桑城。

這是一次佯攻,他要效仿圍魏救趙,使江東的兵馬疲於奔命。

管承率部圍困柴桑時,甘寧依舊督率著大隊人馬反向而行,直奔吳郡而去。

再沒有什麼比直接攻下敵軍大本營還激動人心,對敵人的前線軍士而言,也再沒什麼比後院起火更令他們焦急的了。

留守吳郡的,是孫堅次子孫權。

比起孫堅長子孫策,這個兒子顯得有些默默無聞,除了提兵入海駐夷洲之外幾乎沒做過什麼大事情,即便開夷洲在這個時代也沒什麼用。

不毛之地!

孫權的臨戰經驗不足,唯恐江東重地柴桑遇襲,甚至自大本營派出兵馬馳援柴桑,使得本部空虛,正中甘寧心坎兒。

凶悍的青涼武卒攻入了孫氏統治數十年的吳地。

戰艦鎖大江,江東淪陷的消息足足被封鎖了半個月,甘寧先一步派人北上將消息傳遞給在孫策進攻下岌岌可危的徐晃,徐晃部當即士氣大漲,繼續與江東軍隊在徐州北部奮戰著。

直至半個月後,前線孫堅發現沒有糧草運來,這才發現了長江已被涼國水師封鎖。

甘寧在這個時候逼迫軟禁的孫權給他父親寫了封信,涼國人將這封信謄寫了超過千份,以小舟運至荊南,強攻勁弩射向岸邊……江東的荊州遠征軍,全線潰敗。

家都沒了……還打什麼仗?

可他們回不去了,長江北岸所有港口盡數毀於涼國船載投石炮下,小舟被鑿沉,岸邊被擊矛弩嚴防死守……這支軍隊,或者說整個江東被涼國水師截斷了。

人們從未想過,征服海洋。

馬越將戰爭玩弄於股掌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