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天道酬勤,夠吃夠花,掙錢就是汗珠子落地碎八半兒的辛苦。任何一個掙錢的人,從摩天樓裏的高級白領到馬路邊賣烤白薯蹦爆米花的行商走卒,無不遵循這樣一個規律,就像從小到大、從生到死。可賺錢就不一樣了。掙錢是汗流浹背穿街走巷,賺錢則優哉遊哉地坐在家裏大把大把數鈔票。舒坦吧?這可是另一種境界,另一種檔次,雖然很多數工資的人永懷這樣的懷夢想然而卻從來沒有體驗過。回國後,我有幸過了幾把這樣的癮。也就是這幾把錢,讓我有了兩套總計六百平米的房子,以及百八十萬積蓄。在民辦的國際企業商業大學擔任副校長,我擁有一間相當不錯的辦公室。不過行過萬裏路的我不太喜歡坐辦著辦公,相反,上班時我總是不停地串遊。其實我串遊還有一個深藏於心的痛苦:作為一個民辦大學的副校長,我沒有公積金、沒有社保,就是工資有時也被缺斤短兩了幾回。另外,作為副校長,我為董事會賺了不少錢,他們用這些利潤買了勞斯萊斯、奔馳600和奧迪A8,我呢,天天坐城鐵,連個基本的提成都沒有。當時所有漂亮的許諾甚至是合同上白紙黑字的東西,都成了扯淡。在國外,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中國的私企老板,法製觀念“強”啊!他們就是連白紙黑字都不認。投訴?去哪兒投啊?打官司?不一定有人向著你。再說一打官司,你的工作就徹底沒有了。所有的一切承諾,都和我回國前許諾的相反。唯一擁有的,就是副校長那可憐的一點兒權利。誰不需要會守家護孩子的看家狗呢?我每天不停地在各個部門辦公室和教室間走來走去,校長和其他所有的副校長們都沒我這麼個愛走道兒的習慣。這一串遊,我居然發現了一個重大問題:大學每次EMBA或高管培訓項目開班時,教室裏的學員總比花名冊上的多,少則兩三個,多則十來人。詢問了教務處負責人陳老太太,老太太笑容可掬地告訴我,那些多出來的學員是過來試聽的,是大學的潛在客戶群。我點頭認可了她的作法。人嘛,就應該大氣些,更何況這是不錯的市場營銷方式,免費視聽一兩次課沒什麼不好。可接下來幾天,我又覺得不對了:試聽一次兩次可以,怎麼試聽起來沒玩沒了、回回都來?而且每次開班總有一堆試聽的?琢磨了一會兒,我忽然明白了。就是這福至心靈的恍然大悟,讓我的賬上平添了三百多萬元現金。最後,我打定了主意。午餐時,我和教務部負責人陳老太太有說有笑,我和她親得象找到了媽,她呢,笑逐顏開,嘴甜得象抹了糖水兒。午餐後,我把陳老太太叫進辦公室,然後坐在寬大的辦公桌後一言不發地看著她。她想找個座位,但在我嚴厲的目光下,她猶豫片刻之後,還是顫巍巍筆直站在我麵前。確切地說,是站在一個臉上充滿蔑視的副校長麵前。我點根煙,然後衝天花板吐個煙圈兒。老太太可能誤會我的意思了,“校長,您別是看上我了吧?我都快六十了!”我翻翻眼皮,然後深邃嚴厲地盯住她。“您要是有意,在教務部看上哪個年輕姑娘,我幫您說合,一定給您說合成。”老太太轉轉眼珠,汗珠子開始往下掉。我靠,丫要說媒拉纖了。我有家?沒關係,老太太說了,教務部下屬的女職員,我想要哪個就哪個,保證不讓任何人知道。你老丫挺的就知道。美人計,丫真厲害,這把子年紀還要當鴇母。“你不想坐牢吧?”我把手機扔給她。“撥110!”我命令她。“我怎麼了?您總得給我指條兒道啊!”老太太帶了哭腔。我把前半年所有試聽學員的名單扔給她,“這些是正式報名的學員,有發票。那些事沒報名也聽課的學員,他們不要發票,每人優惠百分之二十,其餘的學費都進你腰包去了吧?你算算,這半年你就至少撈了幾十萬!夠坐牢的份兒不夠?你瘋了!”老太太立馬一哆嗦,然後顫抖著給我跪下了。這會子,我要是撲上去強奸她,估計她都得笑臉相迎。看著她那張誠實的老臉,我不禁感慨萬分:破衣拉薩的老太太平時就騎一破自行車上班,那輛破車扔馬路邊都沒人撿沒人偷。她省吃儉用,連腕好茶水都沒在辦公室喝過。平時從沒穿過新衣服,總使人聯想到濟公他妹,破、舊、寒酸、寒磣。誰能相信呢?樸素得不能再樸素、窮酸得不能再窮酸得她一年就從大學這裏摟走百八十萬元。幸虧這是民企,要是在國家的機構,她不知得撈多少呢。我默默地看著她,一分鍾,兩分鍾,三分鍾,十幾分鍾後,我漫步踱到她身邊,痛不欲生的老太太終於開口了。談判是妥協的藝術。經過我的軟硬兼施和老太太的識時務者為俊傑,我和教務部負責人陳老師終於達成協議:首先是既往不咎,她過去半年和以往兩年不用校方開發票而私下收取的額外費用都歸她了,我則負責為她銷案;其次是現有和將來所有“試聽”學員的學費,由我和她七三分成。要知道,人家如果試聽,那是要試聽整個學期的。說白了,少交錢,不要發票,同樣拿文憑,拿同樣的文憑。文憑需要蓋章?別急,章就在陳老師那裏,我批準用印,想蓋多少有多少。當然,蛋糕越大,分得越多。我授意她增大“試聽”學員的數量,同時我也調動市場部和其他招生部門增大項目招生力度,力爭從下半年開始,讓學校業績螺旋爆炸式生長。我和陳老師合作,倆人正式開始了螞蟻搬家的幸福歲月。財源滾滾。您算算吧,一個EMBA班的學員,通常學費是十萬元。如果他隻要文憑不要學費,在減免掉20%或30%優惠後,我們一個三十多人的高管班偷偷插入十個“試聽”或“陪同生”,這筆沒入賬的費用通常就是七八十萬元。我們通常每月都有一個EMBA或高管班,火爆時,每季度能開三四個高級企業管理班。算算吧,一個月好幾十萬,多好多美多滋潤的日子啊!火紅的年代,難忘的歲月。哥們兒,奔跑吧!
第九章6【金磚銀條,探囊切瓜】(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