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最時髦傳媒集團相似,北京大正精傳媒集團也處於繁華的東二環和東三環之間。與最時髦傳媒集團創業人柳基霸出身老北京大雜院的普通市民不同,大正京傳媒集團創始人陶祖耀出身著名的部長之家,人家可是在真正的四合院長大的。倆人的經曆也不同。柳基霸年輕時和合作人一起設計創辦雜誌周刊,人家設計編輯出版,他推輛破自行車,走街串巷挨門挨戶推銷。為了賣出自己的雜誌,曾被很多單位拒之門外甚至直接推出門外,有些單位他連門兒都進不去----當然,那是二十多年前。換成現在,大概除了國家機關和女廁所,再沒什麼地方他進不去的,那輛鋥亮的進口豪車和著名企業家柳總的名聲就是無聲的敲門磚。順便提一句,柳總也是大揚子商學院的校友和北方區的校友總召集人。當然,大正精傳媒集團的陶耀祖對這些所謂的商學院一概看不上,要他去講課他可以勉強考慮,如果是去聽課----又能有哪位教授有他講得好呢?和柳基霸的豪車不同,出身權貴的陶祖耀平時隻開一輛銀灰色的現代。北京的出租車一般都是這種車型,生意上億的企業家很少開這樣的車,而陶祖耀對此毫不以為意,他有時甚至騎自行車上下班。柳基霸文質彬彬,連公司的小職員都背後說他是“文人”。小職員們所不知道的是,咬文嚼字、出口成章的文人柳基霸連大學的邊兒都沒沾過,他上的是夜大電大、靠的是先天的聰悟和高考幾次落榜後的勤奮,他還曾出過幾本舊詩詞集,有過“麵對時尚的饅頭,金黃的窩頭是記憶中的苦澀,而那漸遠的窩頭最後成為珍肴的依稀夢鄉”這樣的現代詩句。陶祖耀大為不同,他不會古詩、更不會寫現代詩,如果讓他抒情,憤怒的時候是一句“他媽的”,高興時候則是“perfect”。他講起話來國語與英語混雜,仿佛曆經幾千年的古老中文和英文都缺了一角,必須得通過他的舌頭才能補齊。不過,老陶實實在在是北大名校出身,但他美國名牌大學的碩士博士文憑和學位卻是貨真價實。老陶出身名門,因此一切也就極其不凡。他不喜歡打領帶,卻喜歡秀英語。陶祖耀英語字正腔圓得也確實地道,員工們這方麵要沒兩把刷子,一般在他手下混不上高管位置。用陶祖耀的話說,英語是國際化的標誌,如果跟我說流利的東北話、唐山話、江浙話或者河南話,那趁早哪兒涼快哪兒歇著去----但若是流利的英語帶了紐約、華盛頓或加利福尼亞口音,那能力一定差不到哪兒去,在集團的位置也會相當不錯。他手下的大部分高管,英語都相當有水平。幾位副總裁要是到外國語學院教書的話,都會是受歡迎的好老師。陶祖耀很得意,因此在他看來,這就是國際化的一部分,是重要的國際化標誌。大正精傳媒集團掌舵人陶祖耀還有個習慣,這也和平民出身的柳基霸不同。與人們的想象相反,柳無論何時何地,永遠衣冠楚楚、正襟危坐;而陶祖耀則不拘小節,聊著聊著天,身子會不自覺地從沙發出溜下去,直到上半身基本平躺在沙發上。這時的他,像極了描述大宅門裏的二爺,而且往往開始說英語,時而嘟嘟囔囔,時而隻蹦幾個詞兒,時而是大段的獨白。說話時二郎腿也永遠翹起,並且不停息地抖著,象是踩電門,又像是顫動的微型發電機,他的談話也隨身子的向下出溜而漸漸轉低----不過,陶祖耀迷瞪瞪的眼神永遠透著一絲機敏和穿透力,似乎要把對麵聊天者的所有思緒和想法都吸印在那迷瞪迷糊中殘存的寒光裏。往往這時,他才算和你聊到了深處,在你幾乎要把他從地板上揪起來的同時,陶祖耀所說出的英語也是最精煉和最出色的。大正精傳媒集團年營業額三四個億。由於常年接觸中國經濟界最前沿浪潮,因此頗想利用自己的資源,成立一間隸屬於大正精傳媒集團所屬的大正經商學院,為中國、亞洲乃至全球的商界精英提供國內外的政治經濟方麵指導和幫助。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我被獵頭推薦到集團人力資源部總經理白女士那裏麵試。
第十四章2【紅色二代,正精傳媒】(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