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被蔣介石兩次單獨接見的中共臥底(1 / 1)

被蔣介石兩次單獨接見的中共臥底

史海拾貝

申健(1915—1992)原名申振民,河北省大城縣人,是潛伏在胡宗南部隊、軍統和中統的中共臥底。盡管他為我黨提供了大量情報,但仍一路得到國民黨“重用”,甚至還得到過蔣介石的兩次單獨接見。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北平師範大學、北洋大學和北平大學三校聯合遷往西安。在西安,北平師範大學學生申振民正式參加了黨的外圍進步組織——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從此開始他55年的革命生涯。

1938年5月,申振民被秘密發展成為中共黨員。當時在西安,胡宗南著力於組織訓練青年,申振民與並稱為我黨情報戰線“後三傑”的陳忠經、熊向暉,都給國民黨當局以左派學生的印象。在與胡宗南接觸時,有點左傾的青年學生反而更受到重視。

申振民向胡宗南主動請纓,創辦了三民主義青年團在西安的分支機構,同時他還以三青團書記的身份加入以戴笠為首的軍統和以陳立夫、陳果夫為首的中統。

那時候,他一人拿著黨、政、軍、特、商5份津貼。但他的收入全交了黨費。

一天,一個三青團員向申振民報告說:“桃胡巷15號發現了一個大疑案,警察局已經動員全局把這個住宅包圍了,準備動手抓人。”

申振民一聽就明白,那是黨的秘密組織負責人王石堅的住宅,內設有秘密電台與延安直接聯係。他立即與陳忠經研究,決定馬上通知王石堅。由於沒有電話,隻有去報信。

黃昏時分,申振民騎著自行車來到胡同口。

便衣密探看到三青團的書記來了,感到莫名其妙。申振民決定以攻為守,爭取主動。他找到策劃抓捕行動的中統負責人,怒氣衝衝地責問:“王石堅是我們好不容易物色到的工作對象,為什麼你們不打招呼就動手抓人,破壞我們的工作關係?”對方不明就裏,隻好道歉:“對不起,因為發現王石堅家裏常有人來往,他本人也經常晝伏夜出,形跡可疑,本想抓了再說。誤會,誤會……”

1942年至1943年間,國民黨中央在重慶舉辦中央訓練團黨政訓練班,蔣介石親任團長。訓練班在舉行畢業典禮時,蔣介石親臨會場,眾多黨政軍要員出席。申振民代表全體學員向團長致辭。

典禮結束後,蔣介石對申振民很感興趣,破例單獨接見申振民兩次,詢問他在胡宗南那裏的工作情況,還對申振民說:“你在胡長官那裏,很有前途。”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申振民升任胡宗南總司令部黨政處上校參謀,成為胡宗南“親信”。在這個位置上,他為黨提供了更多有價值的情報。1946年,胡宗南決定派熊向暉、申振民、陳忠經這3位幫他工作多年、深受器重的青年才俊去美國留學。

申振民的夫人熊彙苓,是熊向暉的姐姐,出生於安徽鳳陽的熊姓望族。她從武漢大學畢業後,由熊向暉居間安排,經胡宗南同意,被派到美國史密斯女子大學留學。完成學業後,熊彙苓返回上海,在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任專員。

胡宗南從熊向暉那裏得知回國的熊彙苓尚未結婚,主動介紹說:“彙苓小姐是難得的人才,如果小姐有意,我想振民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熊向暉將此情況向組織彙報,周恩來表示完全讚同,並指定專人負責安排和促成了這一婚事。

1949年7月,留學美國數年的申振民回到了祖國。組織上指示他改名,申振民便改名為申建。後來,劉少奇主席在一張委任狀上給“建”加了一個單人旁,從此他便正式改名“申健”。

1950年4月1日,新中國與印度正式建交,申健被任命為第一任駐印度大使館臨時代辦,一幹就是5年。

1992年3月,申健因病在北京逝世。(摘自《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