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公開報道的“科教座談會”
史海拾貝
1978年春,全國科學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全國科學大會是“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召開的一次可以說是劃時代的盛會。為了召開這次大會,中共中央做了充分的準備。在大會召開之前,剛剛複出的鄧小平親自主持召開了著名的“科教座談會”,為後來舉行的全國科學大會確定了許多大政方針。由於種種原因,那次座談會雖然沒有公開報道,但它以不朽的曆史意義被載入史冊。
“文化大革命”期間,眾多科學家和教授們被扣上種種莫須有的罪名,遭到迫害。就連國內外著名的生物學家童第周,也被造反派驅趕到廁所裏,打掃衛生……教育界的狀況也十分糟糕,從小學到大學一律停課“鬧革命”。
據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方毅的秘書等人回憶,在這之前, 分管全國科教工作的方毅,曾多次被鄧小平找到北京玉泉山的家中談話。談話的中心思想是:粉碎“四人幫”以後,中國向何處去?
為此,鄧小平作了深刻的思考。他認為,中國要發展起來,首先必須從科學和教育入手。
鄧小平在與方毅等人的談話中,多次表示了自己對國家前途的憂慮。他說,我們同國外的科技水平比,在很多方麵差距拉大了。要趕上,很費勁。我們要努力趕,你不趕,距離就更大了。人家一日千裏,世界發達國家都注意最新的科研成果,據說,他們政府頭頭每天辦公桌上都放一張每日科技新聞。因此,要尊重知識分子的勞動。實事求是是毛主席講的,是馬克思主義的態度,懂得這一點就有希望。一個時期,說科技人員是臭老九,連發明權都沒有,科學研究是不是勞動,科技人員是不是勞動者?三大革命運動有科學實驗嘛!
1977年7月29日,鄧小平在聽取方毅等人彙報時提出要召開會議,他說:“要找一些敢說話、有見解的、不是行政人員、在自然科學方麵有才學的、與‘四人幫’沒有牽連的人參加。”在這次為全國科學大會做準備的座談會上,主持人、科學家、教授們許多已是古稀、耄耋之年,但是,他們仍然心係國家的安危和興衰,許多人在會上仗義執言,為科學教育重整旗鼓積極獻計獻策。
全國科學大會後,科學和教育界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出現了生氣勃勃的喜人景象。全國科學大會雖然已經過去了數十年,但它產生的深遠影響和給全國人民帶來的實惠,卻長久地發揮著積極作用,使世代中國人為之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