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合作學習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麵。在課程改革的體製下,思想品德教育考試由知識立意轉化到能力立意,從而可以極大的適應時代的變化。相較於傳統思想品德教育隻是立足於課本,缺乏社會信息,與時代脫節。合作學習則更加的注重學生課外素質拓展的訓練,通過學生們自主學習課外知識,大量的儲備課外的知識。極大的拓寬了學生們的知識麵。
5.合作學習提高教學質量。課程改革就是要提高教學質量,把學生的能力培養放在教學的重要位置。合作學習,通過學生們協同探究、共同思考創造了一個輕鬆的學習氛圍,可以使得學生們的表述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極大的提高,培養學生們的集體意識和團體精神,提高學習的效率。
三、思想品德教育合作學習的過程和注意事項
1.課前準備。本過程主要是通過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交流以及學生們自主學習來實現合作學習的課前準備。
課前準備過程中教師們通過備課的方式進行分組、分工和教學內容以及在自學環節學生們可能提出的問題。而學生們通過閱讀教材和查閱資料進行自學。
本過程需要注意的事項是,分組要遵循“組內同質、組內異質、優勢互補”的原則,這樣就可以把不同類型的學生們優化的組合在一起,從而可以更大的激發學習效率。
2.生生互動。在這個環節中,學生們在學習中自主的發表自己的意見,同時傾聽其他組員的意見,在互相交流中進行學習。這樣就可以在多角度多方麵的去完成教學目標和任務。通過合作學習,學生們可以更好的處理人和集體的關係,培養協作意識和集體意識。
這個環節主要是要把握好時間以及時機。所以教師們要嚴格的掌握學生們探究的時長,為後麵的環節留有充足的時間。同時,教師還應當維持好課堂的秩序,防止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過於激烈,引發不必要的衝突。
3.師生互動。師生互動主要是教師們要引導小組學生提出在自主討論學習中的疑問,並為學生們進行解釋,從而可以把小集體的成果分享到整個班級中,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
本環節主要是教師要注意要充分的把握知識,要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有所準備,避免把本節課的問題拖到下一節課。
總之,本著“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的理念,促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協作共進,認識自我,處理好和與他人和集體,國家和社會的關係,為終生發展奠定基礎。定能達到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所要求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何華琴.綜合學習與學習能力——南模中學科技創新實驗班案例分析[J].現代基礎教育研究,2012(04)
[2]韓昌濤.在中學德育工作中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