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中曆史教學中史料教學的運用(2 / 2)

三、運用史料,開展合作互動,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利用史料創設的問題情境合理設問,引導學生深層思考,可以很好的突破教學內容重難點。在學習《代議製的確立和完善》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代議製確立後英國議會、內閣首相以及英王之間的關係,我通過一則英國首相布萊爾追隨美國出兵伊拉克的報道,設計了係列問題:“內閣成員大體上是讚同還是反對?為什麼?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如果反對,布萊爾會不會為此撤兵?為什麼?議會中大多數極力反對,結果又會如何?”並讓幾名學生各自扮演英王、內閣首相、內閣成員、議會成員等角色,進行分析討論。學生在角色扮演過程中體會各人物的權利以及限製,得出英王無權是虛君;內閣首相統領內閣,內閣成員須同進退;內閣對議會負責等結論。這些難於理解的知識通過運用史料設置疑問,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加深了對教材知識的理解。

史料教學是培養學生運用史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一種有效教學方式,是未來曆史教學的發展趨勢。合理應用史料教學,創造生動鮮活的曆史教學情境,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對曆史的興趣,培養其對曆史的情感,並進一步提高其感知曆史,自我探究曆史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曆史課程標準(實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劉春治.史料教學在高中曆史教學中的探究和作用[J].考試周刊,20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