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方法
1.2.1股骨近端髓內釘 取硬膜外全身麻醉將患者麻醉,患者仰臥於骨科手術牽引床上牽引複位,先用X射線照射患者骨折處,按常規操作行PFN 或Fixion PF膨脹釘內固定,通過骨牽引對患者骨折處實行閉合複位,待X線成像滿意後使身體保持內收位,方便後續手術的操作,同時應在透視過程中確定病灶具體情況並定位處理位點。找到患者大轉子頂端,取一條5 cm大小的切口(根據患者的情況可酌量增減),依次切開皮膚、皮下組織以及筋膜等,用食指或定位器定位至大轉子頂點位置,將導針緩緩插入其中,再使用空心鑽頭開孔,將股骨近端髓內釘的主釘沿導針打入其中,同時應注意主釘的尾部應與瞄準器保持緊密相連,主釘的插入過程盡量使用手動,輕柔緩慢用力將主釘推入,同時應用透視觀測主釘插入的位置以及深度,待主釘頂點處位於股骨關節麵下端5 mm,可依次鎖定髓內釘,拆卸瞄準器,縫合傷口。手術後的2~31 h內可以做肌肉等張收縮鍛煉,在31 h後疼痛減輕即可坐起,練習髖、膝關節屈伸功能,1~2 d可以進行簡單的功能鍛煉,需扶雙拐。並且患者的自身複位情況和骨折類型決定是否部分負重,如果X 線片隨訪顯示骨折初步愈合時均可適當負重,功能鍛煉。骨折愈合後恢複正常活動。
1.2.2 動力髖螺釘 患者的麻醉方式以及手術體位與以上的股骨近端髓內釘類似,依舊是取仰臥位,硬膜外全身麻醉。同樣通過骨牽引對患者骨折處實行閉合複位,待X線成像滿意後使身體保持內收位,方便後續手術的操作。取患者的髖外側作縱切口,一般位於大轉子頂端下方約2 cm處,微微墊高切口處,將患者的大轉子及其外側漏出,利用瞄準器取與切口成15°方向緩緩插入導針,使用空心鑽頭在導針方向開孔,通過X線成像來確定插入的方向、深度等,置動力髖螺釘於其中約股骨下端1 cm處即可,繼而攻絲、擰緊以及鎖定髖螺釘,最後應套入動力髖螺釘鋼板給以固定。
1.3評價標準[4,5]
Harris評分是對患者髖關節的恢複情況進行功能性評定,其中包括4個等級標準。Ⅰ級:>90分;Ⅱ級:80~89分;Ⅲ級:70~79分;Ⅳ級:
1.4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的治療情況,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Harris評分結果以及並發症情況等,並對記錄結果進行統計學的處理與分析。其中患者出現的並發症情況包括下肢靜脈血栓、感染、心髒衰竭等。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P
2結果
2.1兩組患者術中情況對比
對照組平均手術時間為(121.6±12.8)min,術中出血量為(355±80)mL,而觀察組平均手術時間為(84.8±9.7)min,術中出血量為(165±45)mL,即觀察組的手術時間及術中出血量明顯少於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兩組患者Harris評分對比
對照組經Harris評分Ⅰ級有17例,Ⅱ級有13例,Ⅲ級有8例,Ⅳ級有2例,合格率為75.00%,而觀察組經Harris評分Ⅰ級有21例,Ⅱ級有16例,Ⅲ級有3例,Ⅳ級有0例,合格率為92.50%,觀察組Harris評分明顯高於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兩組患者並發症情況對比
對照組共11例出現並發症,包括下肢靜脈血栓3例,感染4例,心髒衰竭2例以及其他2例,並發症發生率為27.50%,而觀察組共2例患者出現並發症,包括下肢靜脈血栓1例,感染1例,並發症發生率為5.00%,觀察組的並發症發生率明顯低於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老齡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國人對於中老年人的身體狀況關注也在逐漸加大。據有關調查顯示[6-8],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是老年人常見的骨科疾病,老年人隨著年齡增加,行動不便,遭受外力的碰撞極容易導致骨折,且老年人獨特的身體狀況、免疫力低下使其恢複起來較為遲緩。患者大多由於外力衝擊所導致,如摔倒、交通事故等,致使患者股骨近端以下至小轉子以上部分發生的骨折,人體這一部分血液循環豐富,遭受損傷後不容易處理,且老年人常見的骨質疏鬆、骨質脆化也給治療增添了難度。若采取保守治療的方式,患者需長期臥床,恢複較慢,且容易導致患者發生肺炎、下肢靜脈血栓等多種並發症,因此多采用手術進行治療[9,10]。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中女性多見於男性,一般臨床症狀為患者股骨轉子區域出現血瘀、腫脹、隆起,輕輕觸碰即有劇烈疼痛感,且下肢多表現為畸形狀態,嚴重時可表現有90°的外旋。對於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臨床常見的處理方式為內固定的方法,主要分為動力髖螺釘內固定和股骨近端髓內釘內固定方法[11,12]。
PFN 是在Gamma 釘基礎上設計出來的,是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防旋螺釘,不僅加強了骨折端的防旋、抗拉及抗壓能力,而且使得承載的壓力加大,頭釘切割和斷釘發生率大大降低。並且較Gamma 釘PFN 的近端直徑更加細小,距釘尾較遠,有效減少因股骨遠端應力集中而造成繼發骨折。治療合並轉子下骨折或股骨幹骨折采用加長型PFN時,在插入前需擴髓以便能用盡可能大的直徑釘,更能增強其穩定性,但是過度擴充就會造成骨內膜血供破壞,減少骨的強度,還可能引發脂肪栓塞、肺部或心血管係統疾患的風險。在術後功能鍛煉中,對於骨質疏鬆、不穩定粉碎性骨折的特殊患者PFN股骨頸自攻螺釘存在鬆動後退,負重時螺釘有切割股骨頭或脫出的可能。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平均手術時間為(121.6±12.8)min,術中出血量為(355±80)mL,而觀察組患者平均手術時間為(84.8±9.7)min,術中出血量為(165±45)mL,即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及術中出血量明顯少於對照組;對照組患者經Harris評分Ⅰ級有17例,Ⅱ級有13例,Ⅲ級有8例,Ⅳ級有2例,合格率為75.00%,而觀察組患者經Harris評分Ⅰ級有21例,Ⅱ級有16例,Ⅲ級有3例,Ⅳ級有0例,合格率為92.50%;對照組患者共11例出現並發症,包括3例下肢靜脈血栓,4例感染,2例心髒衰竭以及2例其他,並發症發生率為27.50%,而觀察組患者共2例患者出現並發症,包括1例下肢靜脈血栓,1例感染,並發症發生率為5.00%,即觀察組的並發症發生率明顯低於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