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一章 龐大的構想(1 / 2)

西遼軍取得了卡特萬會戰的勝利後,在中亞的霸主地位穩固了下來,現在的疆域已經囊括了高昌回鶻王國、東喀喇汗王朝、西喀喇汗王朝。

當然這些國家還是以附庸國的形勢繼續保存著一點主權的,耶律大石直接管轄的疆域隻在巴拉沙袞周圍。

讓他們保存一點主權是有道理的,因為這裏種族複雜、信仰複雜,如果強行直接管理這些地方,會引起暴亂的,所以讓那些國家原來的君主代為管理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反正西遼國可以最大可能的從他們身上撈到好處,每年進貢的歲幣、馬匹、糧食不計其數。

耶律大石見取得了這麼大的成就,也有點得意了起來,開始不停地飲酒作樂,陸飛知道後,勸慰他一句:“嶽父,別忘了亡國之恥,萬裏之外的大金還霸占著我們的家園呢!我們雖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現在跟大金國相比,實力上還是有差距的。”

耶律大石幡然醒悟,自律勤政了起來。

先是定漢語為官方語言,改巴拉沙袞城為‘虎思斡耳朵’作為西遼國都。然後冊立了蕭塔不煙為皇後,不久蕭塔不煙孕有一子,也就是後來的——耶律夷列。

然後耶律大石又和眾多大臣商議了管理那些附屬國的政策。

這些大臣有不同的意見,漸漸分為了兩派。

一方認為製定的政策應該嚴厲苛刻,然後逐步消弱那些屬國國王的權力,然後派契丹人去管理那些國家。

另一方認為政策應該寬鬆,給其他種族部落的人更大的生存空間。

兩方人舌辯的是不可開交,認為應該嚴厲苛刻的一方,他們的依據是怕那些屬國強盛了以後會再次反叛作亂,那個時候將難以收拾。

認為應該寬鬆的一方,他們的論點是隻有寬鬆仁慈了,其他的部族的子民才會真心歸順,才能真正的避免戰亂的再次發生,以保長治久安。

耶律大石拿捏不定,於是問起了陸飛的意見。

陸飛讚同應該寬鬆政策的一方,他在辯論大會上是這樣說的:自古以來,凡是發生叛亂的國家都有一個共同的原因,那就是君主的殘暴和荒淫,唯有仁政親民方能保長治久安。我們萬裏之遙奔赴此地,腳跟剛剛站穩,若是實行一些暴政,必會激起民憤,則亡國不久矣。

耶律大石於是采取了‘寬政’治國,不歧視其他種族部落,不反對伊斯蘭教,這樣就保證了西亞地區的經濟、文化的發展。

這樣寬鬆的政策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報——乃蠻部獻上表文,願意歸屬西遼……”

“報——康裏部獻上表文,願意歸屬西遼……”

“花剌子模國國王親自詔書,表明附屬關係……”

……………………

這樣一來,耶律大石就穩穩地稱霸了中亞地區,附庸國無數、附庸部落無數、每年得到的歲幣無數。

“陸飛,該走了吧,別以為你真的就是契丹人了!”

柳菲菲在這裏等了陸飛足足有一年多了,可仍不見他有回江南的打算,真的受夠!於是終於有一天,突然就跟他吵了起來。

陸飛臉上堆滿了笑,“娘子,下一步我打算征服西夏,你想想,等我們把西夏打下來以後,就直接跟大宋接壤了,那個時候再想回江南,那不就跟到鄰居家串門一樣方便了嗎?在等我半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