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車船店腳牙,無罪也該殺(2 / 3)

“郎君,就是這裏了!”

周英兒在一處宅院門前停下,青磚藍瓦,粉牆環護,綠柳周垂,幽靜不聽鬧市聲,庭深隻聞鳥清鳴,賭是怡人沁脾的所在。

“主人在嗎?”

“簇的原主人是位跑近海船閱大賈,為了方便生意,舉家遷往了廣州,所以才將宅院賤賣。郎君幸好趕的巧,這幾日來看宅子的人不少,要是遲一兩日,恐怕就看不到了。”

自魏晉以來,所謂近海,就是指從廣州往東南亞的海上絲綢之路。徐佑笑了笑,但凡經紀人,都喜歡這一套言辭,製造供不應求的假象,古今如一。不過聽是商饒宅子,心裏的期盼值頓時降低了不少,已經做好了放眼望去,一片金碧輝煌、俗不可耐的準備,道:“進去瞧瞧吧。”

這是一處五進的宅院,占地三四畝,跟華門貴戚比起來不算大,但在普通百姓中也絕不算了,格局布置充滿了江南人家才有的獨特風情。過了照壁,眼前豁然開朗,亭台樓閣,池館水榭,映在青鬆翠柏之中;假山怪石,突兀嶙峋,藤蘿翠竹,依次點綴其間。等過了儀門,沿著抄手遊廊,蜿蜒向前,入目處佳木蘢蔥,清溪瀉雪,石磴穿雲,白石為欄,環抱池沿,不出的意態萬千,曼妙如美人傾城之舞。

逛了四進,無一處不合意,無一物不稱心,徐佑已經決定買下此宅,他無論如何想不到,一介商賈,竟能有如此審美和雅趣,果然不能瞧了任何人。

“會不會太大零?”

左彣低聲問道,他出身袁氏,大宅子見過不知多少,之所以擔憂,是怕樹大招風,給徐佑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何濡四處觀望的入神,聽了左彣的話,扭頭笑道:“不妨事,七郎是齊民,又不是奴婢,何況住在這裏,正好示人求田問舍之誌,非但無憂,反而能夠少卻許多無謂的猜疑。”

履霜急道:“哎呀,何郎君低聲,就是咱們想要買,也得挑挑不如意的地方,這樣才好壓一壓價錢。不然給周英兒聽去,不定怎麼坐地起價呢。”

秋分看了看周英兒的背影,湊到履霜身側,嗓音極低,道:“阿姊別擔心,我瞧周英兒不會武功,離了十餘步遠,絕聽不到何郎君話。”

徐佑打趣道:“既然聽不到,你還低聲輕語的話做什麼?”

秋分臉一紅,躲到履霜身後,履霜握著她的手,嗔道:“郎就會欺負人……”

周英兒趕在眾人前麵開了拱門的鎖,又跑回來伺候著,道:“後麵一進是花園,種了百餘株各地搜尋來的菊花,不乏名貴,十月花期來時,滿園芬芳,隻可惜現在都敗了。”

菊,花之隱逸者,陶淵明愛菊,愛的是菊花不與世爭的灑脫和淡然,這位不知名的商賈竟也有出世的誌向,實在讓人嘖嘖稱奇。

終於逛完了所有地方,徐佑看了看大家,都搖頭表示沒有異議,召來周英兒,直接問道:“房契地契可在你的手上?”

“此宅主人將諸事托付給他的本家侄兒,現今房契地契都在其手鄭郎君如果決定要買,最多五日,就可以辦妥一應契本,絕誤不了事。”

所謂契本,也就是合同,雙方簽字畫押之後再到縣衙蓋上公章,變成紅契才具備法律效力。徐佑點點頭道:“親戚和四鄰都問過了吧?”

自西漢開始,就規定房宅買賣隻限於四鄰,意思是不管你是想買還是想賣,隻能選擇挨著自家房子周邊的鄰居進行交易,其他地方的人就是掏再多的錢也不校後來至魏晉隋唐,商品經濟盛起,將限購令擴展到了親屬和外人,可以先問親,親屬不要再問鄰,鄰居的購買順序以東、南為上,次之西、北。若鄰居也不要,才可外召錢主,允許其他不相幹的人來買賣。並且額外規定,宅舍內的諸般物色,也隨本業貨賣,不許另行加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