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年間,戰亂四起,民不聊生。
在汝州地界,有一個割據諸候叫做杜遠,這家夥非常殘暴,自從占據汝州以後,橫征暴斂,殺人不眨眼,老百姓對他是又恨又怕。
這一年,也不知這杜遠著了什麼道兒,突然變得附庸文雅起來,在汝州修了一座孔廟,一座關廟,然後在兩座廟對麵建了一座塔,起名叫做六合塔,意味著自己能夠掃清六合,一統天下。
其實這當然不是杜遠的本意,他是借著這個舉動來向人們表示,他是一個非常重文愛武的君主。可後來呢,廟也起了,塔也立了,杜遠還是照樣殘暴不仁。
於是一首童謠就在民間傳開了:“六合崩,雙廟封,杜鵑啼血猿(遠)哀鳴。”鬧得汝州地界人心惶惶。杜遠當然也聽到了這首童謠,氣得他牙根庠庠。沒過兩年,那座六合塔突然傾斜了,誰也不知道怎麼回事,都私下裏傳說,這六合塔一倒,杜遠也就要完了。
消息馬上傳到杜遠耳朵裏,杜遠心驚肉跳了一夜,第二天天剛亮就跑到六合塔前去看,果然如此,六合塔從塔根開始,傾斜了。
杜遠急了,問身邊的人,誰能將塔修正?他身邊全都是溜須拍馬之輩,根本就沒有一個真正聰明的人,所有的人都搖頭,毫無辦法。杜遠氣得大發脾氣,最後有個寵臣戰戰兢兢地說了句:“這是泥瓦木匠的拿手活計,找他們來應當可以修正寶塔。”
杜遠一聽,點點頭,吩咐把汝州所有的能工巧匠全都招來。不到半天,抓來了三十多個,在六合塔下排開了,杜遠手書了一首旨意,讓近臣宣讀。
眾工匠一聽,旨意的意思是讓他們修正寶塔,工本費隨便開口,隻要能夠修正寶塔,杜遠不在乎銀錢。
可是眾人都知道,這杜遠是個有名的貪嗇鬼,一分銀子也要握出水來,要他出錢,除非天上掉肉餅。其實大家對這旨意也猜出了幾分,無非是一紙空文,一旦修不好,不但銀子拿不到手,腦袋都要搬家。所以大家都不開口,麵露難色。
杜遠等了半天,沒有人要價修塔,不由得火冒三丈,喝道:“你們膽敢抗旨,若再不要價,統統斬首。”
大家對看了一下,隻好答應,近臣每人給了一張紙,要他們把工本費寫上,不一會兒寫完了,近臣將三十多張紙呈給杜遠。
杜遠看著看著,胡子都要翹起來,紙上寫著:
劉瓦匠——兩萬兩。
李木匠——三萬兩。
林木匠——三萬五千兩。
趙瓦匠——四萬兩。
……
工價一個比一個高,杜遠氣得心裏暗想:好,現在先依著你們,等到修正了寶塔,哼,不要說銀子,我非給你們一頓棒子不可。
等到最後,突然杜遠怔住了,原來最後一張紙上歪歪扭扭地寫著幾個字:
張泥匠——一百兩。
杜遠轉怒為喜,叫了聲:“張泥匠……”
隻見一個又幹又瘦的老頭兒走出人群,跪倒在麵前,口稱:“小老兒在。”杜遠看了看他,問道:“你寫的可是實情?”張泥匠道:“當然是實情。”杜遠說道:“隻用一百兩銀子,你就能修正寶塔?”張泥匠回答:“如果使用得當,可能還能剩下點兒。”
嘿!杜遠樂了:“好,我就派你做總監工,我給你一百兩,用不了就賞給你。”張泥匠道謝。杜遠問他:“工期要多久?”張泥匠想了想,說:“十天。”
這下子杜遠怔住了,這座六合塔初立的時候,他是用了上千民工,花費了數月之功才建成,現在將寶塔修正,隻要十天?杜遠又問:“你用多少人工?”張泥匠指了指在場的工匠,說:“這些人足夠了。”
杜遠眼珠子轉了轉,突然喝道:“如果你修不正寶塔,我可要將你斬首示眾。”張泥匠點點頭,說:“如果修不正寶塔,隨大王的便。怎麼處置都成。隻不過有一件事,我要講明。”杜遠問:“什麼事?”張泥匠說:“那一百兩銀子,請大王現在就給。”
杜遠大笑起來:“難道孤王還會賴賬?”他大手一揮,近臣捧過一百兩銀子,將給張泥匠。張泥匠謝恩,領了眾工匠退下。杜遠等他們都走了,對近臣耳語道:“你給我派三百兵丁,將所有工匠全都看住,不要逃走了一個人,如果他們修正寶塔便罷,如果敢戲弄孤王,我要把他們全都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