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誌的父親劉壯實,賣了家裏幾乎所有的大米加上東拚西湊得五千塊錢給了劉大誌。
“大誌啊,家裏能拿出的也就這麼多了,我和你媽準備來年打工或者做些小生意,到時候多掙些再寄給你。這些錢你交一部分學費,一部分留著吃飯。村裏辦的貧困證明也給你裝好了,都放到一起保存好吧。”
世間親情,莫過於父母對於兒女的愛憐。而世間種種無奈,也莫過於父母對兒女成長所必需的無法滿足。
帶著父母的殷切希望,劉大誌踏上了上大學的路。在村口的石碑處,劉大誌駐足了許久。他盯住石碑,想要看清石碑上的碑文,卻突然覺得腦袋一陣眩暈。有那麼一陣子,他竟然如失去了知覺般什麼都不知道。等他再回神時,石碑上的碑文卻已經消失不見。這讓他奇怪了,剛剛還有呢,哪去了呢?而劉大誌的腦袋中,仿佛多了一種奇怪的感覺。這感覺他並沒有注意,但是在以後,卻幫助他成功地破解了一個又一個的疑團。
算了,反正要離開這個小山村了。住了這麼十多年,終於可以帶著夢想,到世界的大城市闖蕩闖蕩了。再見吧,文玉村!回頭又戀戀不舍地忘了一眼,劉大誌大步向鎮上的車站走去…
西南政法大學,一個在國內政法界舉足輕重的學府。中國半數的著名政法界人士出身於此,包括律法、刑法、經濟法、行政法及國際法等等。劉大誌能夠在這所大學學習無疑前途是光明的,至少畢業後找一份好的工作是不成問題的。劉大誌報考的是刑事偵查學院,專業偵查學。
劉大誌之所以報考這個專業,是因為他從小喜歡看一些古代公案小說,比如:“龍圖公案”、“三俠五義”、“彭公案”、“海公案”等等。他喜歡探索事件發展的奧秘,從中能獲得極大地成功樂趣。
並沒有劉大誌想象中的困難,由於有貧困證明,劉大誌順利地通過綠色快速通道辦理了入學手續。劉大誌繳納了四千塊錢學費住宿費,剩餘的一千,劉大誌準備作為這一年的生活費。這點生活費當然是不夠的,但是劉大誌的計劃是利用周末、假期打工及勤工助學,填飽自己的肚子還是可以的。
大學之所以稱為大學,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比較大。劉大誌一個上午的時間,在學校裏也就溜達了一圈,熟悉了各個教學樓和宿舍樓的大概位置。西南政法大學環境優美,綠化極好。校內各類場所齊全,如體育場、遊泳場、圖書館、實驗室及科教樓等。
看著這美麗的校園風光,劉大誌如劉姥姥進入了大觀園,真真是目不暇接,眼花繚亂。這讓他有一種入得大學,如入殿堂的感覺。
啊,美好的大學生活,就要開始了。讓我愉快地迎接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