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賀六渾準備去拜訪一下老丈人一家就回武川鎮了。但是長樂王派人來邀請赴宴,時間就在晚上。看來今天又是走不成了,畢竟王爺的麵子還是要給的。反正自己不急,無所謂。
帶著崔蒿等人,賀六渾策馬來到真定候府。老丈人是非去拜訪不可的,這是影響家庭團結的政治任務。其實沒有一個女婿是喜歡去丈母娘家的,就算再好也是有點為難。畢竟你是把別人女兒帶走的,而且不還了。
進門非常方便,因為門房對這夥軍人是非常熟悉,特別是賀六渾那天的英雄表現,讓真定候府的下人們非常感激。所以一看見賀六渾來,飛一般的報信。接著真定候打開中門,親自接了出來。
其實,真定候對賀六渾是非常滿意的,雖然是小戶人家出身。但是在危急時刻是擋在前麵的,而且現在年紀輕輕就是一方鎮將。尤其是有點眼光的人,都知道這個時候有軍隊有實力那才是真的好。加上長樂王和爾朱侯爺的看重,更是讓自己心裏踏實。更何況自己女兒非常好,總是記掛心中,每次都托人帶回各種各樣的禮物。而自己這個女婿是從來不管錢,又大方,給什麼都可以。
見麵之後,自然是一翻寒暄。問長問短,特別是侯爺夫人專門出來問了很多女兒的事情,因為懷孕了嘛,關心的更多了。幸好賀六渾早有準備,說的非常詳盡,半個時辰侯爺夫人才告退而去。
中午自然是喝酒,已經是親戚了,自然言無不盡,酒意正濃。
也許是喝多了酒,聊天說道了長樂王等比較賢明,真定候說道:“當下有賢明不一定是好事,低調才是正道。”
賀六渾笑而不語。
真定候繼續說道:“賢婿定當認為我是老人家,怕事。不錯,的確是怕事了。先帝英年早逝,太子元恪即位,時年十六歲。當時宗室強盛,幾位叔王:鹹陽王元僖、廣陵王元羽、高陽王元雍、北海王元祥、彭城王元勰正是年富力強之時。可是,到了現在十多年過去了,這些王爺還在嗎?一個都沒有了,不是謀逆,就是罷職,能夠安樂活到現在的,一個沒有。”
聽到這裏,賀六渾有點在意了。趕緊敬酒,說道:“朝廷之事,小婿當然是很多事情不懂。宮闈內幕也罷,宗室興衰也好,都得老丈人提點。”
感覺到賀六渾的態度是真的很好,真定候繼續借酒意說道:“我們侯府能夠穩定下來,就是不問政事,不參與朝堂爭鬥。就是隻顧低頭做點生意,自顧自活著。一旦門前顯赫,怎麼會知道下一步結局。鹹陽王元僖一開始當權的確勵精圖治,那個時候我請他喝酒都不來。結果後來元僖開始驕奢貪淫、不理政事。後來看皇帝年幼,元僖貪得無厭,甚至向於烈要求皇帝的禁軍來給他做護衛。被於烈拒絕,並把這件事告訴了宣武帝元恪。結果另一位叔王元祥也覬覦著執政的地位,把哥哥元僖的過惡告發的元恪那裏,乘勢說元勰人望太重,也應該罷免。借著一次祭祀的時機,元恪罷免了兩位叔父元僖和元勰。元僖被罷免後,糊裏糊塗的謀了一次反,結果全家被滅。
輪到北海王元祥了,既得執政之位,所做作為和元僖一樣,又巴結皇帝的近臣茹皓,自以為算計周全。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暗地裏不被人重視的高肇正在下一盤大棋,他的目標將元祥和一幫近臣一網打盡,結果一次告狀之後,為高肇所譖,廢為庶人,被宣武帝元恪派人殺死。從此進入高肇時代。
我知道賢婿和高肇有過節,不過你也別擔心。我老了,但是眼睛看得準。高肇現在的確是風光不二,可是日子也快到頭了。如果宣武帝,咳咳咳,那高皇後和高肇的日子也就不遠了。因為他們唯一依靠的就是皇帝。
所以,女婿啊,你呢遠離朝廷不是壞事,特別是多事之秋。有點實力和軍隊,那才是你的根本啊。把武川鎮做好,誰都不會動你的。你看看,哪一個邊鎮大將是朝廷處理的,從來不會。除非是你站錯隊,不然無論誰上台,都會很認真的維護好關係。“
這一番話下來,賀六渾對嶽父大人是刮目相看。一個老好人眯眼的模樣,居然如此深刻的把握朝政的奧秘。崔蒿在一邊邊倒酒,邊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