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製表師
30+
作者:陳婧
在某些人眼裏,Christophe Claret可能隻是個再小眾不過的獨立腕表品牌,每年甚至更久出一二款“奇思妙想的手表”。但資深的手表玩家們都知道,克裏斯托弗·克拉萊是當今瑞士複雜腕表界當之無愧的教父,也是當今最“科幻”的一名製表師。在高級腕表的方寸空間裏,花鳥魚蟲、珍禽異獸,早已不罕見,但能容納整個賭場全部經典項目的僅此一人。
克裏斯托弗數十年來的盛名,都隱藏在那些複雜腕表的光輝之後。除了自家品牌,許多大名鼎鼎的複雜腕表背後都由他操刀。頂級鍾表品牌們大多不願承認自己的某個複雜表款是借助他人技術力量完成,僅在可以公開的名單上,就包括了海瑞·溫斯頓的Opus 4、雙重上鏈陀飛輪腕表Tourbillon Glissière、芝柏的“歌劇三號”、雅典的聖馬可活動人偶三問表、Jean Dunand的行星式陀飛輪腕表Tourbillon Orbital、古埃及風格滾筒式日曆顯示的Shabaka等這些如雷貫耳的複雜技術大作,還有百達翡麗、江詩丹頓、愛彼、寶璣、卡地亞、昆侖、法蘭穆勒、De Grisogono等搭載三問、陀飛輪功能的腕表,無不出自這位表壇的影子教父。
由於忙於擔任頂級腕表品牌的設計師,雖然早在1989年就創立了自己的品牌,但偶爾才會推出自家的作品,例如在1999年品牌成立10周年時造了一款音樂表,再過10年才造第二枚作品DualTow。直到2009年之後,由於工廠的擴建竣工,才讓自己的品牌有了更豐富的產品,但每次總能驚豔表壇,讓人拍案叫絕。如果對Christophe Claret出品的機芯設計的複雜性給出個最直觀的說法,陀飛輪是他們設計過的最簡單產品,最複雜的還是下一塊。就像那句諺語中說的:“在製表界,一切皆成傳統,一切皆可創新。”
克裏斯托弗1962年生於離鍾表之國不遠的法國裏昂,長在殷實之家,不是一個好學生,卻在14歲那年就對高級製表入了迷。從日內瓦製表學校畢業之後,他來到製表大師羅傑·杜比麾下工坊見習,並隨後在家鄉創辦了其首家古董計時器修複工坊。25歲那年,初試啼聲的他所製作的機芯便獲得了已故雅典總裁羅爾夫·施耐德的青睞,並一下子收到了20枚活動人偶三問機芯的訂單。他當時製作的這枚機芯巧妙地把簧條繞機芯兩圈成為“大教堂音簧”,而不是一般繞一圈的“三問音簧”,使得樂音渾厚悠揚如同教堂鍾聲,持續的時間也更長。一下子,“聲響大師”的名號遠近聞名,這枚機芯直到20多年後的今天仍在廣泛使用。
今天的Christophe Claret品牌更像是超複雜機芯領域的國際參照標準和實驗性典範。例如,普通腕表中機芯中的零件大多是金屬製造,特別是擒縱部分,一旦被磁化,便會影響準確度,要拿去消磁。他的X-TREM表款偏偏拿機械表的天敵“磁場”作為製表元素,以獨特的磁力小球垂直升降作為時、分顯示,打造出一款視覺感強烈的懸浮腕表,還依然精準無比,搭配上傾斜30度的陀飛輪,具有非常濃厚的實驗精神。
尤其是2012年Baccara腕表,藏著一個名副其實的微型賭場,搭配百家樂、輪盤和骰子遊戲,在手腕上就可以進行一場高難度的博弈遊戲。玩家按下位於 9 時位置的按鈕即可進行洗牌,洗牌按鈕配備一條彈簧,可同時啟動印有紙牌的金製牌麵顯示盤;按下位於 8 時位置的按鈕可為閑家發牌;按下位於 10 時位置的第三枚按鈕可為莊家發牌;顯示窗每次打開時,腕表皆會自鳴一次。由於莊家和閑家雙方所擁有的牌各有 252 種不同排列組合,遊戲共有 63504 種不同可能,足見這款機芯之精密複雜!甚至,他在Baccara的麵盤加入巧思,隻要對著表鏡的藍寶石水晶嗬一口氣,便能浮現中文“福”字,再慢慢消失,為迷信的玩家增加賭運。玩家可在開始下注百家樂前,將此當作帶來好手氣的儀式,而所有人皆可透過這個小小的儀式,為一天帶來好運的開始。克裏斯托弗為瑞士複雜功能表貢獻了多少力量,大概隻有他自己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