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生交流
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必要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學習過程的同時,更要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思維和能力都不是千篇一律的,學生相互交流有利於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之間的交流更重要,人們的內心情感是豐富的,學生在賞析作者的內心情感的同時,定會在內心萌生出屬於自己的情感,若不讓學生相互交流,那麼學生內心的情感就會單一。通過在教師引導下的溝通和交流,學生的內心情感會更豐富,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例如,教學《地下森林斷想》時,我把課堂教學的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自由探究,首先讓學生自行朗讀,體會文中講述的內容,然後把學生分為四個小組,讓學生相互討論本文都表達了作者的哪些情感,並在文章中做上標記,說明本句或本段表達了什麼情感,學生討論之後,紛紛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其中各有不同。學生在文章中找到相關語句和段落,更能說明自己的觀點,這一過程是學生相互學習的過程,自己沒有想到的,其他同學想到了,說明自己需要向他人學習。這一教學模式有效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相互溝通和交流,取長補短。
在學生交流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及時引導,以免學生思想出現偏差,讓學生自由支配學習時間和空間的同時,保證學生獲得的知識是科學的。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是不容忽視的,無論何時何地,教師的引導作用都是不可缺少的,教師的指引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指路明燈。
綜上所述,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交流包括師生交流、生生交流、文本交流等,目的是讓學生在溝通和交流的氛圍下獲得科學文化知識,啟迪學生思維和智慧。語文閱讀主要是培養學生的溝通與交流能力。在閱讀過程中,學生運用閱讀知識進行交流,有利於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更好地促進對課文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海平.互動式閱讀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究——以《安恩和奶牛》為例[J].新課程(中學),2012,11.
[2]包三十五中學《以自主互助學習方式構建開放式語文課堂的實踐與研究》課題組.初中語文《以自主互助學習方式構建開放式語文課堂的實踐與研究》[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內蒙古卷)[C].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