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交流與互動
語文教學與研究
作者:孫建英
摘 要: 語文學科主要以文字語言為基礎,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增強教學效果,調動學生閱讀積極性和主動性是非常必要的,因為語文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與文本之間相互交流的過程,三者缺一不可。作者基於多年教學經驗,對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交流與互動方法和策略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 語文閱讀 交流 互動
隨著教育體製改革,教學模式不斷創新,教學過程中越來越注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若學生積極參與,則能夠更好地營造課堂學習氣氛,形成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的良性循環,進而促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掌握。
一、立足文本,與作者對話
語文教材的每一篇課文都融入了作者的不同感情,教師教學前首先要對課文閱讀進行深入研究,立足文本,與作者對話,分析作者表達的情感。每一篇課文涉及的情感都是比較豐富的,教師在課前要與作者的情感達成共鳴,這樣才能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立足文本與作者對話的這一環節就是教師備課的過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科技水平不斷提高,教師要積極使用先進教學技術,消除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做好教學前的完全準備,為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打下良好基礎。
例如,學習《鄉愁》這首詩時,首先分析該詩主要講述的是餘光中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思念之情,本詩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我首先分析作者餘光中“鄉愁”的寫作背景,他懷念的故土是大陸,他是遠離家鄉去求學的。我將整篇課文的感知分為四個層次,第一部分是為了求學遠離親人和故土,表達的是不舍之情;第二部分是成家之後與新婚妻子告別,也是背井離鄉,天各一方,表達的是思妻之情;第三部分是母親年邁,與作者生死離別,母子不得見,表達的是對母親的思念之情和愧疚之情;最後是對祖國統一的渴望之情。從整體分析,作者餘光中不僅表達出對自己小家的不舍和懷念之情,更有對同胞團聚和國家統一的強烈渴望之情,從小情體現大愛,通過分析,與作者的情感實現共鳴,即立足於文本與作者對話。
二、師生交流
傳統教學模式是教師教學生學,模式比較教條,不利於開發學生的智力,不利於學生的個性發展和綜合素質提高。教學過程是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隻有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師生才能更好地進行溝通和交流,在交流過程中教師才能真正了解學生理解和掌握的情況,從而采取適當的教學策略,加深學生對課文閱讀的理解。
例如,閱讀《我的母親》這篇課文時,我在課前已經準備了一些與本節課相關的問題,這些問題是教學中與學生溝通的橋梁,課堂問題的設置能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如(1)母親對我們是否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為什麼?(2)兒女是否有孝敬父母、尊重父母的責任和義務,為什麼?(3)我們應該為父母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從這些問題來看,都是為了讓學生結合本文所學內容,談談自己的感受和體會,在這一問一答的過程中形成有效的師生交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