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營造和保持良好的語文課堂氛圍
語文教學與研究
作者:趙啟宏
良好的語文課堂氣氛能創設一種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情境,能為教師順利進行語文教學創造積極的條件,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積極探究知識,獲得知識、能力、情感、思維等,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如何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見仁見智,不少同仁在理論和實踐中進行了有益探索,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意見和看法。下麵是我在營造良好課堂氛圍的課題研究中獲得的膚淺體會。
一、以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點燃學生學習的熱情之火
古人雲:“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教師的語文感悟,教師的語言生動形象、富有文采,就像豐富沙場中閃爍的顆顆耀眼珍珠,光彩奪目,讓人喜愛。教學中講故事、說典故、談軼事、讀美文,縱橫幾萬裏,上下幾千年,用豐富新穎的內容吸引學生,用靈活多樣的形式打動學生,能把學生引入廣闊的語文天地。如果每一堂課都精心設計,詞句華美,色彩斑斕,妙語如珠,情真意切,將給人以美的享受。
教師的教學語言不僅要生動形象,具有激發性和感染力,點燃學生心中的情感之火,還要講究輕重緩急的節奏、豐富多彩的內容、抑揚頓挫的語調,富有美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配合適當的體態語言,以激昂的情緒、飽滿的精神、奕奕的眼神、有聲的語言與無聲的語言結合為主體語言,聲情並茂,“一石激起千層浪”,撥動學生的心弦,引起學生的感性共鳴,使學生與作者的感情溝通,引發學生的探求熱情,使學生“感知”、“求知”,全身心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忘身於課文展示的情景之中。
二、以豐富的想象激活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作品的意義是讀者通過閱讀活動發掘出來的,作品未經閱讀前,隻是向讀者提供了一個多層次的結構框架,其間匿藏著許多值得思考的“空白”,有待於讀者發現、填補、闡析。這些“空白”的填補,正是讀者在閱讀活動中不可缺的、被激活了的思維元素,從而架起一座溝通作者與讀者情感的橋梁,使讀者對作品的意義實現個性鮮明的理解,逐步深入,進而嚐到成功的快感,內化為自覺的行為,此時被激活的思維填補了一個個“空白”。例如:《蘆花蕩》中,老頭子最後將兩個女孩送走時他說了些什麼?老頭子的性格會因這一次失誤(女孩受傷)而產生變化嗎?《背影》中父親送走兒子後的心情怎樣?他接下來要做的第一件事你能想到嗎?《台階》中父親造完台階後不適應,他後悔了嘛?他將會怎麼辦?
通過熱烈地討論上述問題,同學們更加深了對課文背景的了解;對課文主旨的認識;對人物性格的準確把握等。更重要的是激發了學生的創造力,拓寬了學生想象思維的空間。
三、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多媒體在輔助教學的活動中,通過圖像、聲音、動畫、遊戲等形式,給學生直觀形象、生動新鮮的視聽感受,對具有強烈好奇心的學生來說,具有極強的吸引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恰當結合教學內容創設情境,必將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情境的方法並不限於多媒體,還有許多成功方法。總之,通過創設情境,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開啟學生的興趣大門,激發學習的興趣,促進良好課堂氣氛的營造。如:在《蘆花蕩》一文的教學中:教師播放完《小兵張嘎》的片尾曲旁白:同學們,剛才大家聽到的插曲出自哪部電視劇?(學生回答)故事中小主人公主要活動的地點在哪裏?(學生回答)配以旁白:白洋澱裏澱水浩渺、葦田無邊、水道縱橫,足有兩三千條,極為壯觀,是旅遊愛好者觀光遊玩的一大景點。就在六十年前,這裏曾是抗戰大舞台,演繹過無數個英雄傳奇,今天我們就順著孫犁的《蘆花蕩》去結識一位老當益壯、讓敵人聞風喪膽的傳奇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