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國漢字文化在小學識字教學中的融合(1 / 2)

我國漢字文化在小學識字教學中的融合

語文教學與研究

作者:劉喜莉

摘 要: 漢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是集“音、形、義”於一體的文字係統,漢字在漫長的演變曆史中形成了鮮明的氣質。目前小學的識字教學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主要對在小學識字教學中融入漢字文化的具體措施和建議進行研究,希望可以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 小學識字教學 漢字文化 融合

目前小學階段的識字教學主要注重三方麵內容,一是漢字的筆畫結構的分析,對於形義的講解和關注不足;二是重視讀音而忽視形義,注重讀的訓練而忽視寫的訓練;三是講形而忽視其意義,對於字形的講解較多,而對字義有所忽視。此外,還存在隨意解字而造成的隔斷造字規律等問題。例如,一些教師在漢字教學中,將漢字的形、音、義分開講,這樣就阻隔了漢字的字際聯係,對於小學生的識字造成一定的困難。一些教師隻注重對學生讀的訓練,讓學生朗讀所學的漢字,沒有讓學生加強寫的訓練,導致小學生會讀不會寫。這樣,學生必然不能夠更進一步地將漢字的音、形、義相結合,更不能與漢字文化相融合,對於漢字不會有深度學習。

1.興趣教學,讓小學生在生動的故事中了解其文化內涵。

小學生具有好動、好奇的特點,教師應該盡量考慮小學生的特點,將漢字的教學與漢字故事相結合。在讓小學生進行識字學習時,通過一些有趣的故事,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讓小學生主動學習,在故事中了解漢字的文化內涵。例如,教學“秦”這個漢字時,就可以講述這個漢字的演變過程,原來寫作“琹”,嬴政統一全國之後,覺得這個字很別扭,所以想找一個與之同音的字代替,終於有一天,他與大臣討論功績的問題時,將“春秋”二字各取一半,組成了新的“秦”作為國號,大臣都一致讚同,就用“秦”代替了“琹”,嬴政自稱“秦始皇”,從此,“秦”便流傳了下來。通過這樣的小故事,學生不僅認識了“秦”這個漢字,還了解了它的文化由來,一舉兩得。

2.滲透教學,教師在日常識字教學中注意滲透漢字文化。

教師可以采用滲透的方法進行識字教學,讓學生自己感悟和理解,這種做法的目的在於讓學生理解漢字的“義”,即漢字的文化內涵。例如,“仁”這一字表明,仁是以人際關係為基礎的,人與人之間要以仁愛為本,講究和善相與。教師可以先將這個漢字寫出來,然後引導學生理解其內涵,讓學生感悟漢字更加深刻的道理,再對這個漢字進行深入的講解,讓學生真正理解其內涵與意義。此外,還可以利用漢字圖譜,讓學生由漢字的抽象圖和古體字了解漢字的起源和發展,為小學生創造更加直觀的形象,便於其理解漢字古今的差異與相似之處,在對比中記憶與認知。例如,“安”在甲骨文中就是外麵一個房子,裏麵一個女子,將房子的門關上,就是安。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中,成家之後才謂之“安”,甲骨文就將這一觀念表現了出來,便於理解和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