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實施“三學”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創新能力(1 / 2)

實施“三學”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數學教學與研究

作者:方麗花

摘 要: 在“試學,展學,研學”的教學模式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一是巧設“試學”提綱,激起學習興趣,誘發創新意識;二是在展學中創造寬鬆、民主、和諧的學習環境,發展創新思維能力;三是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挖掘創新意識,培養創新能力;四是創設開放性題目,激發學生求新、求異的思維能力。

關鍵詞: “三學”教學模式 創新能力 試學 展學 研學

江澤民同誌曾說:“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於世界先進民族之林。”《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特別是數學課堂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可見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數學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下麵我就實施“三學”,即“試學、展學、研學”的教學模式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談談看法。

一、巧設“試學”提綱,激起學習興趣,誘發創新意識。

興趣是創新的源泉,思維的動力。學生對所學數學內容的興趣,不僅對數學學習有極大的推動作用,而且能使學生在集中精神獲得數學知識的同時,努力開展創造性活動。因此,教師要精心、巧妙創計設試學提綱,激起學生對所學數學內容的興趣。如:在教學“梯形的麵積”時,我設計了如下試學提綱:1.誰能用已學的方法推導出梯形的麵積計算公式?2.你能用不同於課本的方法推導出梯形的麵積計算公式嗎?3.梯形的麵積公式為什麼要除以2?4.試著完成本課後的“做一做”的題目。這份充滿挑戰性的提綱點燃了學生創新的火花,學生興趣十足,躍躍欲試,積極認真地參與新知的探究和學習,效果很好。

巧妙設計試學提綱,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誘發了他們求知和創造的欲望。

二、在展學中創造寬鬆、民主、和諧的學習環境,發展創新思維能力。

展學,即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空間和材料,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及思維曆程。

展學是對試學的升華,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實驗證明:“一個人的創新能力隻有在他感覺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條件下才能獲得最大限度的表現和發展。”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創造寬鬆、和諧的學習環境,消除學生的緊張狀態和心理負擔,使學生思維飛揚,從而最大限度地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如:在展學環節中,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為學生提供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展示自主學習的情況。展示的內容包括:1.試學中的難點、疑惑點及分歧點;2.找不出來的規律性的知識等。展示的內容可以是錯誤的,也可以是正確的;可以是有代表性的,也可以是一般的或是優化的各種材料。展示的方式豐富多樣:可以是個人的展示,可以是多人的展示,可以是圖表講解法、學具製作展示法及辯論展示法等。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適當的方式進行展示。展示的人選可以是小組選派,也可以是教師在巡視時選擇有代表性的答案讓學生進行展示。在學生展示時,教師應要求其他同學認真傾聽,如果展示的結果有錯誤,傾聽的學生就要及時、真誠地進行糾正,教師也要從正麵積極地加以引導和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學生在這種寬鬆、和諧、愉悅的環境中,無拘無束,爭相展示。在這種氛圍中,學生的觀點、解法敢於標新立異,充分發揮了聰明才智和創造想象的能力。

三、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挖掘創新意識,培養創新能力。

兒童的思維總是從動作開始的,動手操作是培養創新能力的有效手段。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手是意識的偉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創造者。”通過動手操作,學生在獲得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發散思維,從而點燃創新思維的火花。因此,在“試學、展學、研學”教學模式中,我盡量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如:在教學“梯形的麵積”時,我先讓學生回顧三角形的麵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再讓學生運用已備的學具,試著推導出梯形的麵積計算公式。學生調動了多種感官認真參與,通過擺一擺、拚一拚、想一想、議一議,得出多種推導方法,我選出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學生進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