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數學課堂也可以妙趣橫生(1 / 2)

數學課堂也可以妙趣橫生

數學教學與研究

作者:王春花

摘 要: 充滿童趣的數學課堂一定會極大地調動孩子們的學習熱情,讓孩子們樂學、好學,在生動的課堂活動中輕鬆快樂地掌握知識,再輔以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為孩子學習數學的熱情持續保鮮,這樣課內與課外相輔相成,孩子一定會愛上數學學習。

關鍵詞: 小學數學 興趣 趣味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勤奮的源泉,學好數學離不開興趣的支撐。試想:一個學生如果對學習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有興趣作動力,激發出勤奮,何愁不能學好數學呢?

一、研究背景

數學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可目前某些學生一提起數學不是對枯燥的數字、單調的公式感到乏味,就是忌憚抽象的思維和嚴密的推理演繹。如何讓數學課堂改變這種尷尬的狀態,讓學生愛上它甚至離不開它,作為一名教學一線的小學數學教師,我一直思考並努力解決。

二、創意思路

為了讓孩子們愛上數學課堂,我以數學課堂為主陣地,進行了諸多嚐試,如設計引人入勝的導入,創設身臨其境的情境,穿插惟妙惟肖的表演,編製豐富有趣的習題等,這些活動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然,為了讓學生的學習熱情持續保溫,我還開展了多種多樣的課外活動。這樣課堂與課外相結合,真正讓孩子對數學課堂“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三、實施程序

(一)精心設計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好的文章要有一個鳳頭”,其實好的課堂也是一樣,精彩的課堂導入猶如一塊巨大的磁石般,能一下子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學啟於思,思源於疑”,若是在精彩之中再巧設疑,則更能激發孩子們的求知欲。學生因“疑”而“奇”,因“奇”而“探”,因“探”而“解”。“疑”“奇”“探”“解”如一條無形的繩索般牽引著孩子步步向課堂縱深前進,使學生以飽滿的情趣進入最佳學習狀態。

例如:在教學《年、月、日》第二課時時,我考慮到這部分知識比較枯燥,學生不是很感興趣,並根據書中“想想做做”——小華今年13歲她隻過了3個生日你知道她的生日是哪一天嗎?為什麼她隻過了3個生日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小華從出生到現在才過了3個生日,可她妹妹今年卻10歲了,你能猜猜她今年多大嗎?奇怪的題目,再加上我頗顯驚奇的語氣,誇張的肢體動作,學生的積極性立即被調動了起來。他們發言踴躍,答案五花八門。本來答案就不唯一,在我肯定了個別人的答案後,其他人就更積極了。看得出來大部分小朋友都在認真思考,有的托著腮幫冥思苦想,有的同桌竊竊私語,有的前後交流,也有的“尤其”興奮,當然這部分學生的回答就是無根據地亂猜,但他們的興趣是空前濃厚,隨之也有一探究竟的欲望,我的預設目標也就輕鬆地實現了。

(二)巧妙創設情境,保持學生興趣。

生動的、貼近孩子生活的教學情境,會使學生的參與熱情更高漲,學習願望更強烈;有利於學生主動積極地思考、探索、合作、解決問題,於真切情境中,通過自主探究,不知不覺地掌握教學難點,實現學習目標。在數學教學中,枯燥的計算教學往往很難讓學生提起興趣,我思考並嚐試了為這些枯燥的計算題“量身定做”相應的生活情境。實踐證明,這樣既能讓孩子們在情感體驗中較長時間保持學習興趣,又使孩子們在興趣盎然中有效掌握新授,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學了1~6的乘法口訣後,解決P37-38的練習七時,我考慮到低年級學生對單純的習題注意力容易分散,配合多媒體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今天,老師帶小朋友一起去森林裏的動物王國玩玩,怎麼樣?小朋友們可開心了。出現了第一道門:門上有練習七1——出現了第二道門:門上有練習七2——出現了第三道門:門上有練習七3——哇,我們終於進了森林咯!現在我們開車前往圖書館。出示練習三6——到了,出示練習七7……依次參觀體育館、花圃、果園。每到一站學生高質量完成練習時,我都會適時獎勵這一站的特色(當然是我畫的),比如精美的小花、逼真的水果……小朋友們在愉快的遊覽中保持了濃厚的學習興趣,達到了最佳學習效果。

(三)適當角色扮演,提高學生興趣。

提起“角色扮演”,學生絕對是熱情空前高漲,都想參與其中過把癮。其實“角色扮演”並不是語文課、品德課等文科類課堂的專利,巧妙合理地在數學課堂運用角色扮演,通過更形象直觀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抽象難懂的知識點,並使之印象更生動,記憶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