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出手角度練習。出手把短繩固定在學生出手的前上方,能調整學生的出手角度,有利於掌握投擲技術,也可以做投擲標誌,提高練習趣味。
3.跳高教學
(1)以繩代杆。跳高教學時可將長繩兩端綁上一定重量的物體,橫掛在跳高架上,以代替橫杆,這樣的“繩杆”既直又安全,易於攜帶,更主要的是可以減輕初學者練習時因害怕“橫杆”而引起的心理負擔。
(2)起跳練習。進行背越式跳高練習時,用竹竿挑起一根短繩,練習者弧線助跑,起跳後盡量用手觸摸到短繩,促進助跑、起跳技術環節。
4.跳遠教學
利用短繩輔助練習,提高騰空技術環節。
(1)方法:用竹竿挑著一根短繩,跳遠練習者騰空時用頭部觸及短繩。
(2)方法:在踏跳板前50~80厘米處,拉起一根高30~40厘米的短繩,跳遠練習者踏跳以後盡量充分越過短繩架起的障礙高度。
5.跨欄教學
田徑中的跨欄教學難度很大,特別是對於女學生而言,一般不敢跨,可用短繩作欄杆。可以因人而異調整欄架高度,便於練習和動作的快速掌握,既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又提高體育教學的安全性,教學效果好。
6.接力跑教學
以繩代棒,在接力跑中,教師可利用短繩製成簡易的“接力棒”,采用這種代用法,既安全方便,又有利於初學者掌握基本動作,更能解決接力跑中器材不足的問題。
7.課課練
利用手中短繩進行多種形式的跳繩練習。短繩的前搖、向後搖、臂交叉的單腳、並腳和交換腳跳及雙搖擺跳、雙人跳等,連成長繩的單腳跳、穿梭交叉跳、集體跳等。花式跳法既提高了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又促進了學生體質的健康發展。
三、課的結束部分
1.安排繩子有關的音樂舞蹈進行放鬆。如在藏舞中,折疊後的短繩充當水袖,增強學習的趣味性。
2.靜力性拉伸練習。利用繩子,兩人一組,兩腿並攏、伸直,身體前屈拉住繩子。
四、注意事項
教師利用短繩設計科學性的練習需把握三點:第一,時刻保持安全意識;第二,可操作性。可操作性指練習手段在教學中能實施,否則,再好的練習手段也隻是擺設;第三,高效性。高效指利用課堂中短繩設計誘導練習、輔助性練習和突破重、難點的練習時,考慮練習手段能否高效突破重點、難點,如果使用短繩的練習比不使用短繩的練習效果還差,就不必使用短繩,以免“畫蛇添足”;第四,可替代性。利用課中短繩代替正式投擲器材時,重量要符合學生的生理特點,過重或過輕都不科學。
參考文獻:
[1]牛保全.原地正麵雙手向前擲實心球教學中的重點問題與學練方法[J].中國學校體育,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