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探究式物理教學中“寓教於樂”的嚐試(1 / 2)

對探究式物理教學中“寓教於樂”的嚐試

理化生教學與研究

作者:祁衛軍

早在兩千年前孔子就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沒有任何興趣,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圖。”濃鬱的情趣一直被認為是學習的“潤滑劑”。“寓教於樂”可以營造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麵我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談談看法。

一、教師語言幽默化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師的講話帶有審美色彩,這是一把精製的鑰匙,它不僅可以開發情緒記憶,而且可以深入到大腦最隱蔽的角落。”物理教學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種藝術,幽默藝術則是教學藝術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幽默是教師的魅力、活力、能力的重要標誌,是教師知識、智慧、靈感、修養在教學中的集中體現,是教師提高自身影響力和創造力的一條別致的途徑,也是優化教學效果的一種有效的手段。在教學中運用幽默,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也可以巧妙地處理偶發事件,使教學轉入正軌。可以抓住教學契機,借機發揮、因勢利導,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也可以樹立教師的威信,並在潛移默化中淨化學生的心靈。幽默藝術作為教學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滲透到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例如:在講勢能時,可向學生說,當天花板上有一根雞毛向你頭頂落下時,你將怎樣?學生肯定會說:“這有什麼可怕的。”再問,若你頭頂上的電視機落下呢?學生肯定會下意識地手蓋頭頂,“那還不快跑”,從而說明物體的勢能和質量有關。在講勢能和相對高度有關時,可以用從凳子上跳下來和從六樓上跳下來進行比較,肯定會收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例如,講評試題時,先不說答案,而是伸出右手食指和中指,說:“是這個。”學生當然會明白這表示第二個答案正確,同時明白這還表示“勝利”,然後接著說:我們班永遠是“這個”,從而使枯燥無味的教學變得生動活潑且有趣,逐漸把教學活動推向高潮。

二、課堂教學遊戲化

“寓教於樂”是青少年教育的一條基本原則,每個人的啟蒙教育都是從遊戲中開始的。現行初中物理教材比以往物理教材增加了許多實驗,其中添了一些學生實驗與小實驗。為了使學生在實驗操作的樂趣中培養觀察能力、得到科學知識、提高基本技能,我認為,可將部分實驗精心包裝遊戲化,如小魔術、趣味小遊戲、小製作等。牛頓第一定律一節慣性是本節的知識重點,僅給學生口頭說種種現象是遠遠不夠的。課堂上我找三個學生在講台上從這頭走到那頭,讓他們聽我口令。等他們走幾圈後,我突然命令:停。瞬間他們幾個就撞到了一起,我故意板著臉說:我讓停誰讓你們撞到一起的。“慣性”,學生邊笑邊說。為了理解平麵鏡成像的特點:像與物關於平麵鏡對稱。找高矮胖瘦差不多的兩名同學(最好是雙胞胎)一個扮鏡前人一個扮鏡中像,做一些簡單的動作如同時靠近或遠離平麵鏡兩個配合顯示像與物大小相等且到鏡麵距離相等。再比如電流是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的,這一點對於沒有感性認識的初中生來說較難理解,而我采用遊戲的方式很快突破這一難點。男生十名女生十名在講台上隨意走動,老師喊開始時男生向左女生向右類比成正電荷向一個方向移動同時負電荷向相反的方向移動。一下子把學生有點疲倦的狀態掃光,課堂氣氛又活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