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一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上,中環油公司分別與美國、西班牙以及國內投資商共簽定了15.67億元的合同,支撐起巨大市場的是中環油獨一無二的核心技術。
我國經濟正處於快速發展時期,對能源的需求不斷加大,但資源製約發展的問題越來越突出,特別是不可再生的石油資源。我國石油資源的人均占有量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按探明量和可開采量計算,隻夠開采幾十年。在國際市場石油價格不斷攀升的情況下,目前我國每年的原油進口已經接近使用量的50%。在能源捉襟見肘之際令人欣喜的是,一家企業讓我們看到了能源領域的一次突破性革命:中國環保燃油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環油”)依托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廢油提煉技術讓石油“再生”。
巨大的市場
中環油董事局主席李文霆和他帶領的“中環油”團隊曾經為了徹底地掌握和摸清廢油、廢機油的情況,足跡遍及祖國的大江南北。2007年4~7月,李文霆帶領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神州萬裏行車隊,從黑龍江、吉林、遼寧東北三省開始,曆時93天對全國沿江、沿海共9省27市廢油、廢機油和廢柴油的排放、收集、生產、加工情況進行了充分調研。2007年5~9月,李文霆再次率領他的團隊先後到全國17個省、140多個城市進行調研,總行程21740公裏。
調研中他們驚奇地發現:一公升的廢油,可造成4平方公裏水麵的汙染,凡是被廢油汙染了的農作物大量減產。據悉,全國目前擁有大小機動車、農用車總量約1.8億輛,大小機動船隻為1.2億艘。而這些機動車輛和機動船隻每年排放出來的廢油、廢機油約為3000萬噸,加上全國的煉油廠、煉鋼廠、大小油庫排放的廢油、廢機油、廢柴油,其總量遠遠超過兩個中型油田的產油量。
廢油、廢機油、廢柴油是工業生產和交通運輸中產生的液體廢棄物,以往的處理方法是分散排放在江河湖泊或撒落在土地上。目前,我國很多地方回收利用“三廢”的方式是再次提煉或作為燃料。據了解,目前全國各地土煉廠有數萬家,由於工藝和技術的粗劣,造成了環境的再次汙染,更重要的是可再生利用的資源受到極大浪費和損失。
然而,我國石油消耗量逐年遞增,廢油量也隨之增長。以柴油為例,柴油是交通運輸業和工農業生產的重要燃料,全國目前每年對柴油的消耗約1.3億噸,平均每年增長約19.61%,全國潤滑油消耗量也很大,平均每年在1000萬噸以上。而且將以10%的速度增長,有專家預計,到2020年,我國潤滑油消費量將會超過美國。
這一係列數據讓李文霆和他的團隊們看到廢油對環境汙染的嚴重性,同時也在思考廢油回收再利用所蘊藏的巨大市場。
狂攬15.67億合同
2009年,第十一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上,中環油作為本次高交會環保與能源的一個亮點在會上參展,受到了眾多參觀者和投資家的青睞。作為本次高交會的一個大贏家,5天來中環油公司分別與美國、西班牙以及國內投資商共簽訂了15.67億元的合同,一時引起極大轟動。這個讓人驚羨的數字背後是中環油獨一無二的核心技術支撐。
廢油、廢機油、廢柴油低排放、低汙染提煉技術是世界上公認的難題。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對“三廢”的處理,通常是集中存放,好像“囤積居奇”,實則是對環境的極大威脅。
為破解這個難題,從2007年初開始,中環油采用高級工程師李文瑞獨特的工藝設備和催化裂化提煉技術獲得了重大突破。對“液體三廢”的加工提煉過程中,不僅無廢水、無廢渣和超標廢氣物排放,而且優質柴油提煉率每噸達到80%,廢柴油出油率90%,廢油處理除70%優質柴油外,還可以提煉出30%的環烷酸,其經濟效益平均每噸利潤保持在1500元以上。
中環油這一創新成果得到了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環境部有關部門領導和專家們的充分肯定,被譽為是“環保與能源領域裏一次突破性革命”。中國工程院院士舒興田這樣評價該項目:廢機油提煉成品柴油和廢柴油清澈處理,是治理環境汙染、資源再生利用和科技開發的綜合性項目,符合國家關於節能減排和科技成果推廣應用等產業政策,是國家大力提倡和重點扶持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