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李易覺得頭皮發涼,伸手一摸,天呐,我的頭發,如果全理光還好,偏偏在前方偏左的位置留了這麼一小撮,還用絲繩捆紮著。到後來才知道,這就是傳說中的‘鵓角’。
李易所處位置是一間柴房,不過其中一角鋪有稻草和一床破舊棉被,看起來這就是李易現在的居所了。
一骨碌爬起來,走出房門,不應該是柴門。出門後李易才發現,自己的想法錯得多麼的離譜,李易的住處隻不過是一柴房。
整個居住地由門樓和庭院兩部分組成,門樓高大雄偉,上麵的裝飾豐富多彩,整座門樓簡直就是一個建築藝術品。門樓與庭院相連,庭院既然有二進之多。前後院之間還有一個較小的門樓,這就是俗稱的‘二門樓’。‘二門樓’的建築形製呈現八角形。庭院裏的不少房子,尤其是麵對照壁及二門樓的上房是比較講究的。這些房子大多是磚木結構配以花格木窗、木雕隔柵,很有情趣。庭院裏後方竟然還有一個小花園。
李易有種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感覺。
從柴房的側門出來,沿著石階和小巷,李易來到了一條小河旁,不遠處有一小石頭橋。李易走上石頭橋,趴在小石橋頭的欄杆上,望著橋下潺潺的水流,李易忍不住歎了口氣,這對於一個七八歲的孩子來說,實在是奇怪極了。說是少年老成未免太早熟。但那皺眉思索的樣子卻又不像是裝模作樣。
清清瘦瘦的,李易望著湖麵上自己的倒影。終於再一次確定了一件事,自己真的穿越了。
現在要弄清楚的是自己處於什麼朝代?所處何地?是一個什麼身份?該幹些什麼?這是李易現在麵臨的首要問題,否則就慘了,會被人認為是傻子的。
“咦,那不是鎮安坊的小啞巴嗎,這麼在這?”
就在李易為自己的身份千愁百結時,旁邊經過的路人給了李易他要的答案。
鎮安坊?小啞巴?
啞巴……自己竟然是個啞巴。李易心頭狂怒,衝著路人大吼一聲:“我不是啞巴。”
可惜,從李易口中發出的是:“啊……”的沙啞聲音,同時,李易感到喉嚨一陣劇痛,然後隨著一陣咳嗽,一股帶血絲的濃痰吐了出來。
這下李易知道了,自己的喉嚨一定是受了極其嚴重的傷,並非先天失音,這讓李易多多少少有一絲安慰,還有恢複的希望,還好。
隻是李易的狂怒狀態卻惹來路人的哄笑,李易趕緊飛速離開,同時心裏把媚兒怪個半死。
然而,這還是輕的打擊,當李易急匆匆跑回自己的住處時,在柴房門口碰到一位三十歲左右濃妝豔抹的婦女,於是,讓李易更加悲劇的事情接二連三的發生了。
“小啞巴,你個小兔崽子,死哪去了,還不趕緊去挑水,還想不想吃飯?”一聲怒吼讓李易連舔傷口的時間都沒有,趕緊到廚房挑起水桶往井邊走去,幸好,李易剛才已經逛遍了整座院落,否則連哪裏挑水都不知道。
邊走邊埋怨婦人使喚童工,當然,李易隻能在心裏暗暗腹誹,好不容易來到井邊,李易吃力的轉動著軲轆,沒辦法,人小力氣不夠。
踉踉蹌蹌的挑著水回到廚房,一口可以裝足足十幾大桶水的超級大缸矗立在李易麵前,缸口都快比李易高了,
吃力的將二桶水倒進超級大水缸,可憐,兩桶水還不到水缸的十分之一,看起來李易至少要挑十幾擔水,才能把水缸挑滿。
幸好,水井離廚房不是很遠,就算這樣,也讓李易足足挑了一個多小時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