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粗鹽提純(1 / 2)

“媚兒啊,媚兒。下次見到你一定要狠狠地打一頓你的小屁屁。”李易一屁股坐在廚房的灶塘邊上,邊揉著被壓紅的肩膀邊在心裏發狠地想道。

就在李易心裏YY著媚兒那性感的小屁屁在自己的鐵掌下被痛打時,一個大約四十歲上下年紀的胖子走了進來,看到正在揉肩膀的李易後一愣,接著看到已經裝滿水的水缸後更是大感意外。

“不錯啊,小啞巴,今天這麼早就完成挑水任務了。”

胖子名叫袁銅,當李易知道這個名字時忍不住裂開嘴巴無聲的大笑起來,袁銅…圓通?申通不是更好?而當李易知道袁銅是鎮安坊的廚子時,李易認真的大量袁銅的身材,覺得應該叫圓桶還差不多。

在李易現在這具身體的零星記憶裏,袁銅這個人對李易還不錯,每天在李易挑完水後,都會叫李易留下來燒火,然後在做完各道菜後,以試嚐為由偷偷地給李易一些菜吃。正因為這樣,李易才沒有被餓死。

老規矩,燒火,不過因為以前過來都是灶膛裏有火,李易隻要往裏麵添柴火就行了,但是今天由於李易挑水任務完成得早,得生火,李易不禁傻了眼,這個世界沒有火柴也沒有打火機,怎麼辦?難道真的要象小說裏的那樣用‘打火石’?

‘打火石’俗稱‘燧石’是比較常見的矽質岩石,致密、堅硬,多為灰、黑色,敲碎後具有貝殼狀斷口,根據其存在狀態,分為兩種類型:層狀燧石:多與含磷和含錳的黏土層共生,分層存在。結核狀燧石:多產於石灰岩中,有球狀、卵狀、棒狀、盤狀、葫蘆狀、不規則狀等結核體,一般隻有5-15厘米,大的可達1-2米。  燧石由於堅硬,破碎後產生鋒利的斷口,所以是最早為石器石代的原始人所青睞,絕大部分石器都是用燧石打擊製造的,燧石和鐵器擊打會產生火花,所以也為古代人用作取火工具,華夏古代常用一小塊燧石和一把鋼製的“火鐮”擊打取火,所以燧石也叫作火石。

李易四處張望,在灶膛旁邊,李易發現了一個白色石塊和一個大概十厘米大小的斧頭狀袋子,袋底是鐵製的,袋中裝有一些棉絮狀的東西——就是傳說中的打火石、火鐮和火絨了。

李易剛剛拿起打火石,袁銅就在一旁叫道:“小啞巴,別浪費火絨了,旁邊有火折子。”

這時,李易才發現剛才拿打火石的旁邊放了一個大概十厘米長的鐵製圓筒,趕緊取出,拔出一看,原來這就是火折子,李易以前在老家時看到過,老太爺用來點煙。

很快,灶火燒旺了起來,但見袁銅將洗好的青菜直接放入鍋中,然後加水,加鹽,就蓋上鍋蓋。這一切讓李易看得目瞪口呆。這是做給人吃還是豬吃?

一分鍾後,袁銅往鍋中的菜上澆了點菜油,起鍋裝盤,噢不,是裝盆。然後用筷子夾起一根青菜放入嘴裏,一副享受的樣子,最讓李易受不了的是袁銅嘴裏還喃喃自語的說道:“嗯,不錯,不錯,有長進了,不會比醉仙樓的差多少。”

猛然看到李易目瞪口呆的模樣,袁銅得意的夾起一顆青菜遞給李易:“小啞巴,今天你有口福了,今天你袁叔超常發揮炒出了不輸於‘醉仙樓’的炒青菜。來,嚐嚐。”

李易被袁銅的自吹自擂給徹底的震住了,強忍著肚子裏翻滾的感覺,李易接過青菜,仔細打量,青菜已經有一部分呈現水煮的黃色,袁銅放的應該是豆油,因為沒有炒,所以撲鼻的豆腥味,放入口中,天呐,這真的是人吃的?一股豆腥味加鹹澀的味道充斥著口腔,李易差點當場吐掉,不過李易知道,如果李易敢把青菜吐出來,除了被袁銅批得體無完膚外,恐怕從此不得再進廚房。

為了不至於餓死,李易隻能把青菜強咽下去,不過李易很快意識到那股鹹澀的味道,應該是鹽巴的問題,李易向灶台看去,果然,袁銅用的是粗鹽。

接下來,袁銅的表現徹底推翻了李易對廚師這兩個字的理解,白水加入豬肉、紅糖、豆豉和鹽就是紅燒肉,還是秘製的。

雞肉加薑加水加鹽做燜雞時,李易發現竟然還要加入茶葉,卻沒有料酒。

唯有魚湯還算正常,白水加魚加蔥花,但是魚卻是沒有先煎一下,而是先放水再直接放魚肉。

天呐,在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啊,不行,必須得想想辦法改變這一切,李易在嚐過袁銅的各式菜肴之後,心裏暗暗下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