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不小心(1 / 2)

快到月底了,蛋炒飯厚顏求票。求花。求包養。

小丫頭的一曲彈罷,秦小娘子也興致勃勃的彈了一曲。李易不懂音樂,但是覺得這曲子耳熟,曾經聽過。曲子給李易的感覺是虛空柔婉,卻並不孤寂。旋律明媚流暢,音調婉轉,似乎在描繪江南的湖光月色、詩情畫意、良辰美景。有淡泊悠遠、虛無縹緲的意境。

在天水一色、浩月當空的夜色中,在一串簡約別致的音符的陪伴下,秦小娘子這個輕 盈柔媚的女子,似乎成了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

“淡泊以明誌,寧靜以致遠。”這是秦小娘子彈的曲子給人帶來的感覺,這樣舒緩怡人、沁人心扉的旋律,讓人在清輝如瀉、月光如水之中,感到胸襟開闊。旋律上的淡淡地 起伏,靈動而不呆板,讓人在湖光浩淼中,感悟著“灩灩隨波千萬裏”的縹緲思緒,猶如旖旎波光裏的遠岱,含著微微的繾綣蕩漾和起伏,卻又在片刻間恢複了寧靜。

“平湖秋月?”李易詫異的望向秦小娘子,莫非她也是個穿越者?

因為李易記得《平湖秋月》是20世紀30年代,廣東音樂家呂文成在中秋時節暢遊杭州西湖,由於西湖美麗的景色,使他感慨萬分,觸景生情,因此創作了這首描寫月夜西湖景色,讚美大自然好風光,曲調輕柔秀美的作品,表達他對西湖美景的感受。怎麼這個時候就有了?

就在李易要驚呼出聲的時候,師師小丫頭及時給了答案,秦小娘子一曲彈畢,小丫頭就拍起手來:“秦姐姐的《醉太平》彈得太好了。”

李易捏了一把汗,幸好,原來叫《醉太平》啊,嚇了李易一跳,還認為遇見了同行呢。

秦小娘子與師師小丫頭之間的閨房密語,李易自然不好意思去偷聽,自顧著走到船頭,眺望著湖麵,聆聽著雅樂古琴聲,周邊的一分空曠和幾片寧靜,處處透露著那幾分的安寧和浪漫,一時之間所有的煩惱和憂鬱,全都會被這種至美的境界一掃而空。

當李易回過神來的時候,聽見她們在討論今天酒樓的對聯,此時說的是第二聯

“畫上荷花和尚畫”

這個對子仔細尋思之後,才能發現其中的妙處。這句七字對,無論正念反讀音都一樣,這也正是這副上聯的難對之處。

李易在聽她們在一邊嘰嘰喳喳的了半天,無一結果,李易實在是看不下去了,走進船艙,發現因為討論對聯,剛才彈琴用的案桌上,現在鋪滿了紙。紙上寫了一些對子,隻是對得上的卻沒有一個。

李易在眾人的目光中,緩緩走上前去,在案桌上的那白紙上,刷刷刷刷的寫下了七個大字。

小丫頭和秦小娘子正在思考中,見好不容易來了一點靈感,卻不想李易跑了進來。

眾人目光隨著李易的筆鋒一起落了下去,卻見那字體龍飛鳳舞,落在白紙上的七個字竟是“書臨漢墨翰林書”。

在眾人大吃一驚的時候,李易卻若有所思的停筆,然後又在另外一張紙上寫了一行字,不過寫完,看了看,又搖搖頭,然後把紙折了起來。因為李易還想起對聯的另一種讀法,但是現在在場的都是女孩子,李易不好意思寫出來。

此聯有二種意思,

其一:畫上荷花,和尚畫。

其二:畫上荷,花和尚畫。

對於第二種讀法,李易的下聯是:“扇生風尚瘋僧扇”。不過後來一想,可能會提示這些純潔的女孩子想到第二種意思,所以李易選擇了放棄。反正有一聯了。

不過,李易的舉止卻招來師師小丫頭的好奇,一下子蹦到李易麵前,伸出白玉般的小手:“拿來。”

李易一愣,“什麼拿來?”

“別賴皮,你剛才折起來的下聯。”師師小丫頭就差用搶了。秦小娘子也在一邊驚訝的看著李易,沒想到這個師師帶來的小家夥還挺有才的。

李易那裏敢拿出來,這個時代的女孩子都是冰雪聰明的,一看還不露餡。

但是小丫頭的不依不饒讓李易很無奈,七八歲的女孩子本來就比男孩子高,再加上以前的李易有一餐沒一餐的,營養嚴重不良,沒有餓死都還是托袁銅的福,所以李易現在的身體根本不是小丫頭的對手。

急中生智,‘唆’的一聲,李易將手中的紙條扔到了窗外的湖裏,然後雙手一拍,嗬嗬直笑。

小丫頭沒辦法,不由得大發雌威,一雙無師自通的‘女王鉗’就往李易身上擰過來。李易歎道:“怎麼這招所有的女性都會啊,不論古今,亦不論老少。男人命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