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不是世界太喧囂,而是你的心太吵(1)(1 / 3)

“忙”和“累”是現代人用得最多的兩個字。這是時代的原因造成的,並不是人本身的問題。從物質的極度缺乏到物質過剩,我們卻發現自身的生存狀況更加糟糕,工作越來越忙,錢卻越來越不夠花。於是,我們隻能加倍地忙,希望加倍地賺錢。用什麼辦法才能擺脫這個欲罷不能的陷阱呢?欲望是無窮的,如果不能減少過多的欲望,我們的心就無法寧靜下來。

1.你不是活得累,而是心累

人累了,就休息,心累了,就淡定。

“累死了”——這三個字是現代人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朋友偶爾打個電話,吃個飯,說得最多的不是忙就是累。沒錢的為錢累,有錢的為賺更多的錢累。沒錢的說,你有那麼多錢了,兩輩子都花不完,還成天忙什麼呢?有錢人說,不忙哪行啊,公司上上下下我哪件事不得操心啊。員工下班了我還在加班,能不累嗎?

沒錯,經過多年的拚殺,你終於在職場上殺出一條血路,開出一片自己的天地。每天,你開著寶馬,穿著名牌,衣著光鮮地走進寫字間。你習慣了用“飛”這個字來表達你的忙碌。“我明天要飛往美國”“我後天要飛向澳洲”……在別人眼裏,你很風光,是個成功人士。但隻有你自己知道,你每天有多累,經常頭疼失眠,腰肌勞損、精神抑鬱……你不敢停下來,一停下來,你好不容易拚殺出來的戰場就要拱手讓給別人。

小北畢業於北京名校,是個人人稱羨的高薪白領,但最近她經常嚷著要休長假,甚至打算放棄優越的工作,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她覺得生活老在簡單地重複,沒什麼新鮮感,沒有意義。

剛剛休假歸來的小月坦承,蓄勢待發的工作熱情隻維持了一兩天,沒過多久就又陷入了休假前的倦怠,對工作沒有一點熱情,按說,目前的工作對她來說輕車熟路,得心應手,不應該那麼快就倦怠,但是休假沒幾天,她又想休假了。

像小北和小月這樣的職場人士大有人在,甚至可以說是現代職場人的普通狀態。他們也不知道是怎麼了,就是感到渾身乏力,對什麼事都提不起興趣。雖然每天被慣性催著忙忙碌碌,但心裏卻非常厭煩,一點也不快樂,希望能夠擺脫這種狀態,但又無從擺脫。其實,這些都是心累的表現。

心累,說白了,就是心理上有負重感,即心理上有壓力,有這樣那樣的壓力。帶著壓力生活,不僅工作和生活受到影響,身體也倍受摧殘。北京一家市民體質監測指導中心曾對近500人進行了一組體質監測,監測數據表明,約80%的被監測者的體質年齡大於實際生理年齡。在一家IT公司任高管的張芸由於工作過於緊張,老是覺得身體疲勞、乏力,一監測,心肺功能、平衡感、柔韌度、耐力、爆發力、敏捷度等7個方麵的指標功能全部下降,身體年齡比實際年齡大了整整8歲。

據統計,現代社會死亡率最高的不是窮困潦倒的人,而是30歲到50歲的都市白領。

英語中有一句諺語,叫作“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一根稻草,沒有什麼分量。可是如果你把稻草一根一根地往駱駝的背上碼起來,終有一根稻草會把駱駝壓垮的。一點壓力就好比一根稻草,一根稻草看上去很不起眼,但方方麵麵的壓力集中起來,天長日久就會超出人的承受極限,到了一定的時間,達到一定的“疲勞點”,就會引發疾病。事實上,壓力已經成為現代人的隱形殺手。

再壯的駱駝也會被稻草壓垮,再強悍的白領,也有頂不住的時候。婚戀、房子、職場競爭,在現代人麵前構築起一道道難以攻克的牆。很久以來,人們普遍認為,人的疲勞一般是由於超負荷的體力勞動或腦力勞動引起的,不過,心理學家們經過長期研究發現,正常工作一般不會導致人疲勞,人的疲勞大部分都是緣於“心累”,即不健康的心理情緒導致的,憂慮、緊張、煩惱等負麵情緒才是導致疲勞的真正原因。身體累了,睡一覺、休息幾天就能恢複,但心累該怎麼辦呢?心累不是放幾天假、多睡幾覺就能調節好的。心累了,就要從心理上進行調節。

心累一般表現為情緒低落,心煩意亂,記憶力減退,注意力渙散,缺乏旺盛精力,易疲勞,做事力不從心,甚至會出現頭暈、頭疼、失眠、食欲不佳等症狀,嚴重的會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從而導致多種疾病,比如,嚴重的會引發心髒病、高血壓、胃潰瘍、糖尿病、胃癌等多種慢性消耗性疾病。

在各種壓力之下,是人都會有心累的時候。偶爾、短暫的心理疲勞並不可怕,隻要適當地放鬆就能夠及時調節。怕就怕長期的處於心累狀態中而無法擺脫。所以,不要讓自己總是埋頭於大量的工作中,不要讓自己總是處於緊張的人事應酬中,要學會合理地安排時間,適當的休息與運動相結合,保持有規律的生活。無論工作多忙,也要保證每天有足夠的睡眠時間,以緩解一天工作的疲勞;要有規律地適當地進行一些體育鍛煉,如爬山、遊泳、打球等,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保持強健的體格,從而遊刃有餘地麵對和應付複雜而枯燥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