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杜甫的風骨,酒是李白的詩魂,酒是民族的血液,酒是從遠古飄來的醉人香風。美酒幹杯不醉。美酒是瓊漿是玉液是生命之水,它可以使不幸的人忘卻憂愁和煩惱;可以給壓抑的人送來春風和霞光;可以使懦弱者變得血氣方剛;可以使自卑者變得豪情滿懷;可以為英雄壯膽,可以為友誼添彩。
酒,形成了中國文化的獨立分支,一曲《紅高梁》便唱盡了酒的瀟灑酒的風流酒的氣魄酒的膽量。
然而,曆史前進到改革開放的年代,大浪滔滔,泥沙俱下,曾經的“瓊漿玉液”在團圓的家宴上,在簽約的酒宴上,在高級賓館的餐桌上,在氣派豪華的酒吧裏,在街頭巷尾的飯店裏,突然變得酸鹹苦辣,使熱烈和諧的氣氛突然變得淒切悲涼,勸酒聲變成了罵酒聲。有的人撫著那精致的包裝感歎地唱道:酒瓶還是那個酒瓶,商標還是那個商標,包裝也是那個包裝,隻有那瓶裏的水又苦又酸……
名酒哪裏去了?
假酒從何而來?
市場上到底有多少劣質假酒?飲公不知,但國家技術監督局卻一直關心此事,1991年歲末,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受國家技術監督局委托,對北京城區市場銷售的名白酒真
偽情況進行了監督抽查。在這次以旅遊賓館、飯店及大商場為主要對象集中抽取的50個茅台酒與五糧液酒酒樣中,僅有9個真品,合格率為18%。於是,人們驚歎,假名酒充斥京
城市場!
一年後,國家技術監督局再次下令對北京名白酒市場進行抽查。承擔檢測任務的有關人員迅速行動,突擊抽取了北京城區43個單位的43個“茅台”和“五糧液”酒樣,在通縣、順義和房山抽出了11個單位的11個酒樣。被抽查的這54個單位中有2個賓館、14個飯店、38個商店。被抽的54個樣品中,判別為真品的有23個,總合格率為42.6%。其中,所抽的37個“五糧液”酒樣中,真品為18個,合格率為48.6%,所抽的17個茅台酒樣中,真品5個,合格率為29.4%。所抽查賓館、大飯店及大型購物商場共6處,其中新開業的一家高級購物中心在售假五糧液酒。去年查出銷售假酒的21個商店中,有少數單位繼續銷售假貨。
這次抽查中發現,北京郊縣銷售假名酒問題突出,在抽取的11個酒樣中隻合格1個,其餘的全為假品。有些在外包裝上明顯有問題而質量極其低質的茅台酒,在城區已基本絕跡,而今卻公然登上像××商業大樓這樣的櫃台。據介紹,1991年由茅台酒生產廠鑒定確鑿的假茅台酒就多達260噸,價值7800多萬元,比1990年增加了3倍;而去年1-7月選樣和寄樣後被確認的假茅台酒則達221噸,相當於茅台酒生產量的六分之一。
北京尚且如此,其他地方情況怎樣呢?
1992年11月16日,長沙市郊區人民檢察院反貪局,對設立在長沙市下河街的××食雜果品經營部承包人孫某某立案偵查,有帳可查的就發現其在91年11月至92年8月銷售假酒,獲利8860元。其中:
假茅台酒30件、12瓶/件,進價30元/瓶,批銷價35元/瓶,獲利1800元;
假五糧液酒90件,20瓶/件,進價13元/瓶,批銷價15元/瓶,獲利3600元;
眾所周知,名酒的真實價格,在這些假酒價格的幾倍以上,假酒商販們決不會以低於市場的價格銷給顧客,於是,左倒右轉,假的變成了真的。商販盈利,顧客倒黴。假酒的銷售者們尚且如此,假酒的製造者們更是唯利是圖。他們的算盤打得更精,用1.3元一斤的糧白酒,加上少許香精,從黑市上買來一元錢一套的各類假商標,從酒瓶回收店買回各類名酒瓶甚至原來的外包裝和紙盒,在偏遠鄉村租一棟獨立的民房,請兩個異鄉的幫工,買一個壓蓋機和凡瓶漿糊,門一關,心一黑,各類“名酒”便應“手”而生。他們把這些“名酒”灌到湘泉酒瓶裏,灌到茅台酒瓶裏,這其中的差價,這其中的利潤,像一個變幻無窮的魔方。客戶需要什麼,他們就生產什麼,白天找銷路,晚上造“名酒”。現錢現貨,這不能不說是懶惰和貪婪者致富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