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西藏特色產業發展研究文獻綜述(2 / 2)

三、第三個時期(2006-至今)

專著方麵:《西藏產業結構優化研究》(房靈敏、貢秋紮西、安玉琴著),該書中作者繼續沿用在優化產業結構的過程中積極發揮特色產業的作用的思路,書中分析西藏產業結構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西藏自治區特色農產品產業化概論》(煒斯白央主編),該書主要是介紹特色弄鏟平產業化發展,它立足於西藏的農牧業,通過研究大量有關西藏農牧業發展問題的基礎上,歸納出了西藏發展特色農牧業麵臨的諸多問題,探討了西藏發展特色農牧業的可能性以及發展思路。

論文方麵:李文健《山南大力加快特色產業發展步伐》(2006)一文中指出西藏山南地區以特色產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強化措施,集中精力,加快特色產業發展步伐不斷調整山南地區產業結構,使其更趨合理;房靈敏《西藏藏藥產業發展現狀分析》(2009)主要“通過C-D生產函數分析了勞動、資本投入、技術進步對西藏藏藥產業經濟增長的貢獻”。[房靈敏.西藏藏藥產業發展現狀分析[J].商場現代化,2007(12).]研究特色民族手工業:安玉琴《西藏民族手工業發展對策研究》(2009)一文中認為西藏民族手工業曆史悠久,在西藏經濟社會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由於諸多原因,其發展也麵臨諸多問題。文章通過對西藏民族手工業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並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陳愛東《國資證券化視角下西藏特色優勢產業發展路徑研究》(2012)一文指出了國資證券化作為我國產業優化的一種手段,近年來在各地國有資本運作中得到了較好的實踐,探討了通過推行優質國資證券化,以完成西藏特色產業資源向國有龍頭企業集中,整體提升西藏國有資源的高效利用,做大做強一批特色國有企業。

綜上所述,不難發現,雖然國內關於西藏特色產業的研究成果越來越多,但是更多的都是將特色產業作為調整產業結構的重要因素來考慮,更多的還是停留在與內地一樣的關於產業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普通理論層次。這與近些年國家和西藏出台實施的一係列中國特色和西藏特點的發展路子以及增強西藏自我發展能力的政策和發展綱要極不適應。本人認為,西藏不能像內地那樣來通過大規模的工業化來帶動西藏經濟社會發展,而是通過西藏特色產業多極拉動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形成以特色產業為龍頭帶動多個產業通過優劣互補共同促進西藏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具有西藏特點的產業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多傑才旦.西藏經濟簡史[M].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5.

[2]房靈敏.西藏產業結構優化研究[M].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2012.

[3]陳愛東.構建西藏特色優勢產業體係的財政支持研究[M].北京:光明日報社出版社,2012.

[4]彩雲.西藏民族手工業發展研究[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2004(03).

[5]安玉琴.西藏民族手工業發展對策研究[J].西藏大學學報,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