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工程量清單計價在招投標中的運用淺析(1 / 2)

工程量清單計價在招投標中的運用淺析

理論研究

作者:陳凡

【摘要】所謂工程量清單是發包人將準備實施的全部工程項目和內容,依據統一的工程量計算規則,按照工程部位、性質,將實物工程量和技術措施以統一的計量單位列出的數量清單,它是招標文件重要的組成部分。

【關鍵詞】工程量 清單計價 招投標

工程量清單計價符合市場經濟運行的規律和市場競爭的規則,可以顯著提高業主的資金使用效益,促進施工企業加快技術進步革新、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確定合理的施工方案;采用工程量清單計價,投標單位不需承擔工程變更或工程量計算錯誤等責任,隻需對自己所報的成本、單價等負責,有利於實施風險管理;采用工程量清單招投標有利於標底的管理與控製,在適當的時候甚至可以不編製標底,從根本上消除了標底準確性和標底泄漏所造成的負麵影響,有利於市場環境下公平的競爭。

通過製定統一的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辦法、統一的工程量計量規則、統一的工程量清單項目設置規則,達到規範計價行為的目的;通過由政府發布統一的社會平均定額消耗量指導標準,為企業提供一個社會平均尺度,避免企業盲目或隨意大幅度減少或擴大消耗量,從而起到保證工程質量、減少浪費的目的。將工程消耗量定額中的工、料、機價格和利潤、管理費全麵放開,由市場的供求關係自行確定價格。投標企業根據自身的技術專長、材料采購渠道、裝備水平和管理水平等,製定企業自己的報價定額,自主報價。

工程量清單的編製要依據招標文件的發包範圍、所選用的合同條件、施工圖設計文件和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等。編製工程量清單應遵循客觀、公正、科學、合理的原則。編製人員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要站在客觀公正的立場上兼顧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雙方的利益,嚴格依據設計圖紙和資料,現行的定額和有關文件以及國家製定的建築工程技術規程和規範進行編製,避免人為地提高或壓低工程量,以保證清單的客觀公正性。在編製過程中有時由於設計圖紙深度不夠或其它原因,對工程要求用材標準及設備定型等內容交待不夠清楚,應及時向設計單位反映綜合運用建築科學知識向設計單位提出建議,補足現行定額沒有的相應項目,確保清單內容全麵符合實際,科學合理。 要認真細致逐項計算工程量,保證實物量的準確性;認真進行全麵複核,確保清單內容符合實際科學合理。

清單準確與否,關係到工程投資的控製。清單編製完成後應認真進行全麵複核。可采用技術經濟指標複核法或利用相關工程量之間的關係複核。仔細閱讀建築說明,結構說明及各節點詳圖從中可以發現一些疏忽和遺漏的項目,及時補足。核對清單定額子目名稱是否與設計相同,表達是否明確清楚,有無錯漏項。

隨著招投標製度改革的深入,工程量清單計價法更顯示其科學性與重要性,同時也對工程量清單編製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應加強編製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和業務素質教育,定期對編製人員進行施工技術設計規範,預算業務知識及相關法規的培訓。總之,投標是獲得項目的主要手段,報價又是取得中標的關鍵。隻有精確的工程量清單,才能有高質量的報價,才能提高中標率,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不斷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