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粉紅女郎(3 / 3)

近期很多女性主義電影把女性角色刻畫成既能從容駕馭事業和又能贏得美妙愛情的近乎完美女性。這與我們在傳統電影中看到的要麼是美麗花瓶,要麼是強悍女強人的女性形象大相徑庭。在傳統的男權價值觀電影中,女性的形象大致可劃分為三種類型:母親,處女,妖婦。[3] 而大量近期的女性電影,無論是好萊塢主流電影還是獨立製作的小成本電影,都不遺餘力的展現著同樣的一種觀點,即現代女性既能在性格上有女權主義的一麵同時在外表上又能有很濃的女性氣質,女權主義和女性氣質能在同一個女性身上和諧共存。作為一個複雜的擁有社會屬性的人,女性已不再能被簡單的劃分為幾種單一的類型。這一觀點被許多的女性觀影者所接受。女權主義已經告別了女性主義者模糊男性與女性差別的時代,而是他們正視這種差別,以這種差別為自豪並以其為爭取自身權益為武器的時代。我們需要用一種全新的、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女權主義在發展過程中的諸多改變,特別是第三次女性主義浪潮中女性氣質回歸的現象。

如今的女性電影已然使女性角色通過自身的努力擁有想獲得的一切,再也不是男人玩弄於鼓掌的玩物。這些電影及電影中女性角色的大受歡迎也展現出人們對女性氣質回歸的欣然接受。這些女性電影在票房上的極大成功以及評論界的讚譽在不斷提醒我們西方的大多數女性在事業,愛情,外在裝束上已經有越來越多不受局限的選擇。不論是在現實世界中,還是在大熒幕的曆史上,這都是一種值得深入研究的新女性主義現象。

參考文獻:

[1]Baumgardner,Jennifer and Amy Richards.Manifesta: Young Women,Feminism,and the Future,New York:Farrar,2000.

[2]Benshoff, Harry M. and Sean Griffin.America on Film: Representing Race, Class, Gender, and Sexuality at the Movies. Chichester: Wiley-Blackwell,2009.

[3]Berry,Jo and Angie Errigo.Chick Flicks:Movies Women Love. London: Orion,2004.

[4]Bruzzi,Stella. Undressing Cinema:Clothing and Identity in the Movies. New York: Routledge,1997.

[5]Ferriss,Suzanne and Mallory Young.Chick Flicks: Contemporary Women at the Movies. New York: Routledge,2008.

[6]Hollows,Joanne. Feminism, Femininity,and popular Culture. New Yor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