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反思及對策(1 / 2)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反思及對策

教育縱橫

作者:隋義

【摘要】高職院校一味強調專業技能訓練,忽視了學生基礎能力的培養;教師專業素養、興趣及教學方法的缺失導致學生學習應用文寫作的興趣不高。因此,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給學生寫作的方法等方麵,是提高高職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的有效教學措施。

【關鍵詞】高職教育 應用文寫作 教學改革

對於需要全麵提高個人綜合素養的高職院校學生來說,應用文寫作是一項必備的基本能力。正如葉聖陶先生所說的“大學畢業生不一定能寫小說詩歌,但是一定要能寫工作和學習中實用的文章,而且非寫得既通順又紮實不可”。然而反觀現實,大多數高職院校在教學中對應用文寫作教學並不看重,使應用文寫作教學處於可有可無、可教可不教的邊緣化狀態,甚至有的高職院校使其成了高職教學的盲點。

一、應用文寫作教學邊緣化的原因

(一)強化專業技能訓練,忽視基礎能力培養。

應用文寫作的實踐性很強。但是,由於應用文寫作教學並不屬於專業課教學,在高職院校強調強化學生的專業實踐技能訓練的大背景下,應用文寫作雖然具有較強的實踐性特點,卻處於邊緣化狀態,很難得到重視;即使在大學語文這門基礎課程中也隻是處於從屬或附加的地位。這將使高職院校學生基本能力的培養被弱化。

(二)教師的專業素養、興趣及教學方法的缺失導致學生學習應用文寫作的興趣不高。

素養不夠:教師往往大都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的,自身也沒有接受過專門的應用文寫作教育,更缺乏應有的應用文寫作的實際經驗,所以應用文寫作教學乏味無力,在教學中這部分內容往往是一晃而過,猶如蜻蜓點水一般,應付了事。方法死板:寫作方式相對固定、規範,所以大部分教師隻是照本宣科,講講寫作格式和注意事項,給學生歸納幾個條條框框,然後提供幾篇範文,讓學生生搬硬套。而學生認為應用文的文學性不強、枯燥乏味,覺得有些內容在中學階段已學過,有些內容與己無關,學無所用,因此學得沒勁,練習寫作時也就是強迫自己依照範文鸚鵡學舌、依葫蘆畫瓢,應付了事。總之,應用文寫作教學在高職院校基本處於“教師不好教,學生不好學;教無效,學無用”的狀態。

二、對應用文寫作教學的幾點思考

(一)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正如陶行知先生說“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不斷提高個人的專業素養,一是教師要潛心學習應用文寫作的相關知識,並加強自身的寫作實踐。隻有教師自身真正掌握了應用文寫作的技能,才能將本領教給學生。二是教師要積極參加各種與應用文教學有關的師資培訓,加強交流和學習,拓寬自己的視野。三是任課教師要在具體的寫作訓練中,與學生同步練習、同甘共苦,增加實踐的機會。

(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所有智力方麵的工作,都要依賴於興趣。”所以,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其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是“很有用”的,“使學生對一門學科有興趣的最好辦法勢必使之知道這門學科是值得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