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法布局在油畫風景中的應用分析
教育縱橫
作者:徐麗娟
【摘要】自從油畫在我國傳播以來,中國的油畫風景一直追隨國外油畫的腳步,如不對這種現象加以改變,那麼我國的油畫發展將不會有所突破。故此要從我國傳統藝術形式中尋找共同點,對我國油畫風景的展現形式加以完善,對油畫風景的學習需要將我國山水畫的布局形式應用其中,加強傳統和現代文化知識的沉澱,為創作出高質量的油畫風景打下基礎。本文將章法布局在油畫風景中的應用作為研究的重點,從章法布局中的透視法以及觀察法進行闡述。
【關鍵詞】章法布局 油畫風景 應用
我國在二十世紀初期受西方風景油畫的影響,是以模仿西方繪畫流派作為重點。西方各時期的油畫繪麵是以寫生為主的,並且創作了很多語言風格各不相同的油畫風景,對於我國油畫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並且我國山水畫的技藝手法也作用於現代油畫風景之中。
一、油畫風景在我國的發展
(一)在我國發展的曆史軌跡。
我國油畫發展的第一階段是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徐悲鴻、潘玉良等留學法國對西方繪畫進行學習。顏文楔為早期油畫風景的代表人物。抗日戰爭的爆發至使我國油畫的發展也進入到第二階段。此階段將民族感情融入於畫作之中,將中國在特定的時間段的情況精準的表現出來。1949年之後的五、六十年代,我國開始進入到第三個階段,油畫事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此階段的油畫風格主要是對政治活動的呈現。文革之後進入到第四階段,此時的油畫發展受到了製約,直至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我國油畫家對曆史以及藝術開始進行重新的梳理。
(二)八五思潮之後油畫風景開始複蘇。
八五思潮之後,油畫家人才開始湧現,在對西方油畫進行研究的同時尋找繪畫表現形式的改革之路,不同題材及表現方式的風景油畫逐漸出現,改變了之前過於單一的狀態。從八十年代發展到今時今日,我國油畫事業在困惑中發展前行,此種狀態決定了我國風景油畫發展的總體趨勢。
二、章法布局在油畫風景中的應用
(一)章法布局在油畫風景中應用的必要性。
油畫的發源地在歐洲大陸,我國風景油畫的發展借鑒於西方油畫。油畫藝術進入中國之後,順應發展需求漸漸的本土化和民族化,並且中國的山水畫與中國油畫風景有相同的表現形式,均為對自然風光的描繪。現今我國油畫風景與西方相比較存在差距,若一直追隨西方油畫的腳步那麼我國油畫事業將不會有任何突破。故此,我國油畫事業要發展必須從山水畫中汲取營養,凸顯中國特色,將山水畫中利於油畫發展的優點發揚光大,通過西方的油畫技法進行展現。
繪畫的構思是作者對生活的思考以及感悟。在中國山水的發展進程中形成了與西方截然不同的理念,對自然景象的描繪是以尋求感情共鳴為根本。可以打動人們的油畫作品在構思、構圖上有著獨到的審美。
繪畫的眾多技藝中構圖是重要組成部分,畫家是通過構圖將自己的意圖用相應的技藝方法來展現,所以構圖可以決定一幅畫作的成功與否。油畫風景同我國山水畫是不同是藝術形式,審美、表現手法上存在比較大的區別。中國油畫風景應該從西方油畫風景和傳統山水畫中汲取營養,並對其進行創新、加工,來完善我國油畫風景的展現形態。因此將山水畫的藝術形式應用於油畫風景中是必要的,從而推進我國油畫風景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