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邦哥的反擊(1 / 2)

第26 章 邦哥的反擊

韓信轉會工作完成以後,劉邦的膽子大了起來,得到強力幫凶,隊伍整體實力暴漲,雖然暫時還不具備奪冠的能力,但已經脫離保級區,加上夫妻兩地分居,非常的思念家鄉,所以一天也不願意呆在四川。

但是要出兵東進,非常的困難,項羽早就看透了這點,所以才把他攆到這樣一個旮旯裏當大王。

困難主要來自兩個方麵,一個是交通。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這可不是開玩笑,確實難,抗戰時期,鬼子打到宜昌的石牌要塞就停住了,不是不想去,是過不去,交通太差,坦克大炮上不來,技術上的優勢無法發揮,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在這是普遍現象,所以雖然近在咫尺,也隻能派飛機轟炸重慶。

進不容易,出來也不容易。劉邦入川的時候,張良一路陪同,兩位好基友一路遊山玩水下來,業務也沒有放下,地理知識非常豐富張良給劉邦出了一個餿主意—燒路。

公路,土路,石頭路,都不怕火,唯獨這條入川的路怕,因為它大部分是木頭的,而且是依靠在懸崖上,這種路稱之為棧道。

棧道,作為一種古老的交通線路,充分體現了我們這個民族的智慧,山多穀多都不怕,修隧道沒有工具,修橋難度有點大,幹脆,在山崖上開出一條路。

這種路現在依舊存在與許多的景點,路基就是插入山體的木頭,路邊就是把路基用木板鏈接起來。

這種路,修起來很困難,卻非常的實用,但是也有很多的缺點,其中之一就是怕火。

在張良看來,燒掉這條路意義重大,一是可以麻痹章邯項羽,讓他們以為自己下定決心做縮頭烏龜,再也不打算出來了,放鬆警惕。二是可以避免章邯前來騷擾,我不出來,你也別想來打我,畢竟章邯占據有利地形,兵力強大,不得不防。

四月剛燒掉,八月就準備出來,燒的是有道理,但是這麼快就反悔,有點尷尬。

困難的另一方麵來自章邯,雖然做了落水狗,投降了項羽,名聲受損,但是章邯畢竟是名將,劉邦不少前領導同事都死在他手上。章邯一旦覺察到劉邦想出來,必然拿著大棒在路口等著,看到露頭就給他來兩下子,能不能過這一關,劉邦心裏沒有底。

要想以弱勝強,除了運氣,就要靠領導的能力了。

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新來的總經理—韓信。

初來乍到,要想得到組織和領導的信任,頭一炮一定要打響,韓信的壓力很大,在章邯看來,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所以當他聽說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的時候,以為劉邦瘋了,想家想瘋了,也不至於這麼誇張,把一個鑽褲襠的家夥當救命稻草。

項羽聽到消息以後也是這麼想的,他比章邯更加樂觀,因為他認識韓信,這個以前老是在自己麵前喋喋不休吹牛的家夥,竟然做了大將軍。

韓信要的就是這種效果,既然你們都認為我蠢,我就蠢到底,我還掀開裙子讓你你們看個夠,看看我到底有多蠢。

大將軍韓信下令,樊噲周勃率軍一萬,前去修複棧道。

章邯更高興了,棧道有二百五十公裏,修建難度就和現在修地鐵差不多,工期長,投資大,難度高。

不著急,慢慢修,我就在路口拿著棍等你們。

他高興,韓信更高興,章邯在他眼裏就是個二百五。

棧道是出川的道路,但並非唯一的道路,棧道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是最方便的一條道路。就因為它最方便,最常用,所以最有迷惑性。

秦嶺山脈有四條道可以通行,分別為子午道,儻駱道,褒斜道,陳倉道。

棧道就是褒斜道,除此以外還有三條,這三條道用兩個字形容:難走!三個字:很難走!四個字:非常難走!五個字:幾乎沒人走!

難走並不代表不能走,要想贏,就的走出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路。韓信如果生在現在,有希望成為新時代驢友領頭人,專門找那些沒有開通的無人區,連手機信號都沒有的地方,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

這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魯迅

關鍵是:走哪一條,這是個問題!這是個選擇題!

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孫子兵法

這本軍事學家入門讀物,地攤上一文錢一本,童叟無欺,貨真價實。韓信讀過,章邯也讀過,可惜章邯讀完還給老師了,這位監工出身的將軍,也曾經被人輕鬆,但是他用實實在在的成績回擊了那些看不起他的人,時過境遷,等他頂著名將頭銜站在高處的時候,輕敵卻成為他最大的硬傷。而韓信明顯學習比章邯好,並且學以致用,給他來一招出奇製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