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0?—1330?),字德可,嘉興(今浙江嘉興縣)人。元代後期著名的散曲家,曾為嘉興路吏,擅長詞曲,與貫雲石同時並齊名。
【雙調·水仙子·惠山泉】
自天飛下九龍涎,走地流為一股泉,帶風吹作千尋練。問山僧不記年,任鬆梢鶴避青煙。濕雲亭上,涵碧洞前,自采茶煎。
【釋義】
九龍,惠山一名“九龍山”,有九峰,蜿蜒起伏,其狀如龍。
尋,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為一尋。
練,潔白的絲織品。
不記年,記不起如今是何年。
青煙,人間煙火。
濕雲亭、涵碧洞,都是惠山上名勝。
【詳解】
無錫市西郊惠山東麓,有上中下三池,稱惠山泉。其上池水味清醇,唐陸羽《茶經》以此為天下第二泉。作者把惠山泉比作龍口的垂涎,稱讚它清澈、潔白、明淨如練。而隱居於惠山寺的僧人如閑雲野鶴,出入濕雲亭、涵碧洞之中,采茶品茗,談禪論道,過著恬靜安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