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洪希文(1 / 1)

(1282—1366),字汝質,號去華,莆田(今屬福建)人。嚐官訓導。

【煮土茶歌】

論茶自古稱壑源,品水無出中濡泉。莆中苦茶出土產,鄉味自汲井水煎。

器新火活清味永,且從平地休登仙。王侯第宅鬥絕品,揣分不到山翁前。

臨風一啜心自省,此意莫與他人傳。

【釋義】

壑源,黃儒《品茶要錄》載:“壑源在建溪。”《苕溪叢話》雲:“北苑茶入貢之後,市無貨者,惟壑源諸處私焙茶,其絕品可敵官焙。蓋壑源與北苑為鄰,山阜相接,才二裏餘。其茶香甘在私焙之上。”此詩所指即該茶。宋葛長庾《茶歌》:“壑源春到不知時,霹靂一聲驚曉枝。”

中濡泉,又稱中泠(líng)泉,位於江蘇鎮江金山寺外。唐陸羽將其名列第七,稍後的唐名士劉伯芻依其水味和煮茶味佳名列第一。

【詳解】

洪希文性嗜茶,其家鄉便是產茶區,“莆中苦茶出土產。”汲家鄉的井水,煎家鄉的土茶,臨風嚐茶,神清氣爽。此中滋味,勝過那些王侯公卿高門大宅中所飲的極品名茶,一般人是體會不到的。同時,從另一個側麵也體現了社會地位不同,品茶條件相應也不同的事實。

陸羽《茶經》中講烹茶用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認為飲茶用水泉水為上。明·聞龍《茶箋》一書則認為:“山泉為上,江水次之,如用井水,必取多波者為佳。”說明井水雖不及泉水和河水,但有些深水井,因水層在耐水層之下,不易被汙染,加之過濾距離加長,水質也相當不錯,此詩中的“自汲井水”,當屬此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