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於謙(1 / 1)

(1398—1457),字廷益,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永樂十九年(1421)進士。曆任河南、山西等地巡撫,官至兵部尚書,明政治家、詩人,有《於忠肅公集》。

【寒夜煮茶歌】

老夫不得寐,無奈更漏長。霜痕月影與雪色,為我庭戶增輝光。直廬數椽少鄰並,苦空寂寞如僧房。蕭條廚傳無長物,地爐爇火烹茶湯。初如清波露蟹眼,次若輕車轉羊腸。須臾騰波鼓浪不可遏,展開雀舌浮甘香。一甌啜罷塵慮淨,頓覺唇吻皆清涼。胸中雖無文字五千卷,新詩亦足追晚唐。玉川子,貧更狂。書生本無富貴相,得意何必誇膏粱。

【釋義】

廚傳,指廚房、廚下。

長物,多餘的東西。

爇(ruò),點燃。

輕車,簡便不載重物的車。

羊腸,曲折小路。

雀舌,茶葉。

啜,喝。

玉川子,唐詩人盧仝,號玉川子。膏粱,肥肉和細糧,泛指美味的飯菜。這裏引申為富豪人家。

【詳解】

寂靜的寒夜,詩人“欲眠還反複”,於是煮茶消夜。此詩就是寫煮茶的過程和品茗後的清靜境界,表達了詩人曠達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