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雲目視著宋憲,氣不打一處來,暗自詛咒道:該死的你就不能晚幾天在叛變嗎。連帶宋憲祖宗十八代胡亂罵了一遍,同時更加可恥他背信棄義的行為,項雲不是正人君子但是也不肖與這個卑鄙小人為伍,身為後世人的項雲比誰都知道背主求榮早晚沒有好下場,並且項雲知道宋憲是不會放過他們的,投降給這種小人早晚會被他害死。
項雲止住身後百人,怒吼道:“賣主求榮之輩,項某不肖與你為謀,早晚必遭天譴。”
宋憲抽出腰間大刀,踏馬向前一步逛笑道:”本將軍做事豈容你一個無名小卒說道,盡然不識時務就不要怪本將軍不念昔日之情。給我殺。”說完指使身後的士兵向項雲殺來。
項雲握緊手中鋼槍,深沉道:“弟兄們,人固有一死,投降宋憲這等小人早晚必備他害死,頭掉了不過碗口大的疤,人無信而不立,拚死一搏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況且鹿死誰手現在還為時尚早,高將軍就在前麵,弟兄們,為了活下去殺呀。”說完,舉槍殺入宋憲軍中。
跟隨項雲的百人遲疑了,他們不懂什麼民族大義,他們隻想活著,他們都累了,已經起了投降的念頭。可是伴隨著幾聲淒慘叫聲,他們終於發現宋憲根本就沒有打算放過他們,前排已經有好幾個人倒在了血泊中,而對麵宋憲正彎弓搭箭準備下一次射殺。這徹底激起了他們心裏原始的怒火,個個義憤填膺殺向宋憲。
項雲騎在馬上,左突右衝已經有好幾個步兵倒在了他的馬下,跟隨而上的百人早已怒火上身,不畏生死直撲陣型之中,以命換命殊死搏殺,宋憲帶領的人馬畏懼生死隻得節節後退抵抗,士氣一落千丈。宋憲暴怒,砍死了幾個逃亡的士卒仍無濟於事,隻好作罷,他知道想要止住士兵後退已然不可能,他環顧了一下戰場,混戰中以項雲為箭頭的敵軍正向他撲來,提馬上前收回弓箭高舉大刀直奔項雲殺來。他知道這夥亂軍如果不是受項雲鼓動可能早就投降了,所以他必須要殺了項雲來改變戰局。
項雲正殺的性起,突然頭頂寒風瑟瑟,本能的身體向後傾斜,刀影貼著胸前的護心鏡伐過,身前的盔甲裂開碩大一個口子。項雲冷汗直流,額頭的青筋暴起,未等項雲回過神來,宋憲大喝一聲“死”,雙手握著大刀猛向項雲頭顱劈去,項雲慌忙舉起鋼搶抵擋。
實力相差太多,即使宋憲在三國曆史上隻是一個三流武將,可項雲與其交戰隻有招架之力,根本沒有反抗的機會,項雲本以身疲力竭,那能招架宋憲的連番猛砍,如果不是項雲的以命換命,早已經被宋憲大刀斬為倆段了,左手傷口鮮血直流,全身力氣已然殆盡。
項雲手中鋼槍開始拿捏不住,連帶全身開始顫抖起來,左手抱住馬脖,伏在馬背上,大口喘著粗氣,胯下的戰馬響鼻呼呼作響,失去了控製戰馬不由自主向前渡了一步,宋憲瞄準時機大喝一聲“開”,大刀直撲項雲的腦門而去。項雲想要抵擋已經來不急了,上半身籠罩在大刀的範圍中根本就沒有躲避的機會,早晚一死。濃厚的死氣壓的項雲喘不過氣來,項雲放棄了用鋼槍抵擋宋憲的大刀,迎著宋憲的刀風,呆然而立,目光呆滯。
宋憲暗自興奮,在他眼裏項雲早已是一個死人,呆滯的項雲他完全放鬆了警惕。項雲尋著刀影,近了更近了。突然項雲縱身一躍雙手握著鋼槍,直刺宋憲胸口,項雲抱著同歸於盡的決心毅然奮然而上,打著臨死也要帶一個墊背的主意,鋼槍直抵宋憲胸口而去,宋憲興奮的臉頰瞬間變黑,強製止住大刀回身抵擋項雲。
晚了,一切都晚了。鋼槍貼著大刀刺透了宋憲的胸口,強大的衝刺之力從前胸貫穿而入,血流噴射而出,宋憲當場斃命摔倒在馬下。一切來得太突然了,正因為宋憲大意給了項雲的機會,項雲抱著必死的決心讓宋憲畏懼了,他不想死,可惶恐中的手足無措導致了他最終身死。
跟隨項雲的士卒大喜過望,宋憲的死亡給了他們新的生機,同時項雲在他們心中的地位又上升了一步。齊聲大喊道:“降者免死。”
宋憲所部早已被殺的落荒失措,見宋憲身死,那還有抵抗的意誌,紛紛投降。
項雲騎馬向前,道:“弟兄們,我們本是一家人,宋憲背主求榮,天地難容,今日身死正是吾等活命之機,大家一起殺出下邳另尋生機。”
收攏降軍有近二百人,親眼見證項雲殺死宋憲的他們,已經將項雲放在了比宋憲還高的地位,他們本來就和項雲同是呂布部卒,根本就沒有抵觸情節,強者為王的意念也影響著他們隻有順從歸降才能更好的活下去,如今項雲就是他們真正的將軍。連帶以前跟隨的士卒,二百多人齊聲高呼:“誓死追隨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