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1 / 2)

第四節

“林家的酒,高家的煙,一人能頂半邊天。”很小的時候,我就聽父輩們經常提起這句話。

高家的煙,自然是因爺爺的煙管而出名的。至於林家的酒,是一種用傳統工藝釀製的玉米酒,度數很高,當地人稱之為“包穀燒”。這種烈性白酒不僅是當地人的喜好,也經常成為解決家族之間糾紛的一種方式。

“不好了,林家的人又來鬧事了!”,屋外忽然傳來文清的叫喊聲。

鄉長一驚,正不知所措,我父親猛然站起,正要出去,卻被大伯拉住。隻見大伯不動聲色地說道:“老幺,先別急,有道是:仇人麵前滿斟酒啊......”。

二伯沒有動,隻是瞟了劉鄉長一眼,淡淡地問:“劉老兄,姓林的真是欺人太甚!你看這咋辦?”。

“我出去說,我出去給他們說。”劉鄉長連忙起身往外走。姨娘叫住他,轉身對我說:“文寶,你是讀書之人,知書達理,陪鄉長出去吧!”

我跟了出去。作為高氏家族的後代,我早就知道“願在殺人場上磨刀,也不和姓林的相交”的祖訓。......仇恨一代代綿延,似乎已經沒有人懷疑這種仇恨是否值得。“高家占據了林家的地盤,消弱了林家的命脈,使得林氏之門日益衰落。”爺爺曾不止一次地對我說:“林高兩家是子孫仇啊......”

門外已經圍觀了許多人。林家來了六人。我和鄉長擠了過去。劉鄉長對為首的一位說:“林老兄,有話好說,你們這又是何必呢?”

“請問,他姓高的要將墳埋在咱林家的祖墳對麵,這算哪門子主意?”

“這.....這雖是對麵,可相隔了裏巴路。再說,這也是道士看的地方。”劉鄉長連忙解釋。

“哦?那兒才是風水寶地啊?他姓高的分明是想擋住咱林家的龍脈,你說,該咋辦?”對方頓了頓又說:“要麼他另選寶地,要麼拿東西來交換!”

“要拿什麼來交換呢?”鄉長連忙問。

“他姓高的不是有一杆自以為了不起的煙管嗎?......”

“請不要故意刁難!”一個凝重的聲音傳來。眾人抬頭,隻見大伯已站在門邊。二伯、姨娘和我父親跟在後麵。

“林老兄,那煙管可是咱高家宗室的憑據啊!它數百年來就沒離開高家一步,過去也有不少人打過它的主意,祖宗沒有丟,今天你想要,隻怕......”大伯沒有把話說完,但從他的語氣中可聽出,他是強壓怒火!

“好!有種!既然高家的貴人今日都在此,總不會讓我們站著說話吧!”

這是鬥酒的暗語!

在我們這一帶,遇上了不能解決的糾紛,有“先喝酒後說話”的規矩。所謂後說話,也不過是形式,因為鬥酒,總有一方要醉,或者雙方都醉。先醉的就輸了,輸了就沒有說話的權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