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打造財團 第十五節 科學管理(1 / 2)

二更了,請多支持,多批評。

除了絲織業,棉紡業、毛紡業、染整廠以及織布廠等都是李秉衡接下來要重點布局的重中之重。眼下的中國重工業陷入困局,導致需求不旺,礦產等原料大量被列強霸占掠奪。機械行業處於艱難起步,所有行業的機器基本全是進口。輕紡行業也控製在列強手中,在上海等地的輕紡工廠都是列強的舊機器,投入多產出少,不象列強開辦的工廠投入產出比為一比十左右,有的還更高。就是憑借這些優勢,外國產品占據了中國市場的大部分,民族工業隻能在夾縫中生存。

隻有輕紡突破重圍,才能以點帶麵,形成整個工業的發展。國人不是不想開辦重工業,是無能為力。後世中國也是建國後大力發展重工業,但國有模式並沒有使整個中國真正工業強大起來。直到九十年代,在民間的輕紡工業積累了大量的資本,帶動了大量的相關產業,有了富裕的資金與人才後,才有了令人稱道的黃金十年。在二十一世紀初追趕上了歐美發達國家,真正實現了國家的初步富強。

國富才能強,沒有資本便沒有工業投入,也就沒有收入,教育等多方麵受到限製。這個時代的科技並不是那麼的難以追趕,生產力也不是那麼的發達。連霸主英國目前主要的行業也是以棉紡、造船、煉鋼等為主,日本更是完全依賴絲織等輕紡工業。這些國家無一例外都是用輕紡上累積的大量資本完成教育與重工業等的投入。

李秉衡有信心可以在未來的幾年內將外國輕紡產品全部逐出中國,即便幾年內不成,那麼一戰將是個極好的機會。

輕紡機械車間由於之前是重型機械廠用的車間緣故,空間很大。一群人置身其中,甚是空曠。由於技術與人才的限製,機械廠還做不到幾個團隊同時研發全部輕紡門類的機械的能力,隻能跟以往一樣,邊實踐邊積累。不斷有新人加入,不斷地有老工人升格。李秉衡給技術工人詳細的製定了各個級別的要求,每個級別掌握的技能明顯有差別,待遇也有明顯的高低。

“我們複興公司管理層極其缺乏人才,隻能摸索著自己培養。但每個工廠有三點是必須要做到,這三點相關的製度也是我親自製定。包括其他複興公司持股的公司雖然我們沒有派人參與管理與監督,但是也必須遵守這三點,凡是與我們合資的人都要照此實行。這三點一是安全;二是質量管理;三是工作環境管理。”李秉衡向眾人介紹道。

“能夠做到安全事故極少的工廠,必然是一個管理嚴格的工廠。工廠產品質量基本能達到客戶要求的工廠,也必然是一個自我要求嚴格的工廠。對工作環境整理、整潔並形成習慣,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廠,必然是一個要求上進的工廠。能做到這三點,這個工廠的精氣神就有了,跟軍隊訓練是一樣的道理。”

“光華的意思是這三點為工廠管理之大綱?所有製度都圍繞這三點製定。不同工廠再根據實際情況製定細則?”張靜江問道。

“不錯,優秀的工廠有其優秀之處,這個根據管理者而來。而我這三點,則是個基礎。做到了才能談卓越管理。比如安全,適合於工廠各個部門,其他也是。”

“光華所言甚是,我們銀行管理也應當用上這三點。”身為中國銀行董事的龐青城讚同道。

“哦?這銀行要安全做甚?莫非你們員工點鈔票也會點傷手不成?”跟著張靜江過來的吳稚暉調侃道。吳稚暉是李秉衡聽說跟著張靜江在法國遊曆後強烈要求張靜江帶著他一起過來的,準備讓他擔任師範學校校長兼南洋複興大學文學院院長。

龐青城微微一笑,緩緩說道:“這安全,即為銀行資金安全,壞賬、爛帳、呆帳多了,運轉不靈,隻能倒閉。這質量管理,則為貸款與投資注重質量,有了回報才能壯大資本,繼續投資,質量不好麼,隻能自己拿錢去填了。工作環境也是如此,銀行業務整潔高效,對整個銀行運作也是極為重要的。”

李秉衡暗自佩服這些老牌資本家果然是有些道行的,立即能領悟這後世的EHS、5S還有質量管理能在各個領域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