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看的眼花繚亂,隻見輸送帶傳來送去經過一道道機器,須臾便一個個的彈殼經過輸送帶又到旁邊的車間去了。
“我們兵工廠的工人們集思廣益,花了兩個月的時間才琢磨出這個最好的流水作業方法。就比如這子彈,兩個月前月產量才兩百多萬發,現在將近四百萬發。步槍等也是如此。”兵工廠總負責喻培倫得意的介紹道。
參觀機槍車間的時候鈕永建有些不敢置信,拉著李秉衡問道:“光華,這可是機槍車間?”
見他問得奇怪,反問道:“有什麼不妥嗎?”
鈕永建搖搖頭,說道:“我曾參觀過洋人的兵工廠,沒見過跟你們一樣生產槍支的。之前喻培倫說現在你們每月可出產兩萬多支步槍,各式機槍三千多挺,我還不信,剛才我仔細看了,恐怕還真是如此。”
李秉衡這才明白過來,笑道:“我們廠都是使用的衝壓件,前兩個月才研製成功衝床與高精模,經過衝壓、鉚接、點焊,從流水生產線產出的零件數量大大增加。目前這種生產方式比其他國家的兵工廠產量要高上數倍,還是我們工廠的秘密,希望大家保守秘密。”
見他說的輕描淡寫,眾人都對他表現出來的對他們的信任好感大增。
鈕永建看著一挺挺的機槍從最終裝配線上下來,說道:“這是什麼機槍,好像做工有些粗糙。”
他看到的是改進後的後世德國MG42式7.92毫米通用機槍,使用衝壓件組裝後的確沒有以前耐看。但它恰恰是機械生產製造方麵的一次天才突破,它對於降低成本和減輕武器重量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李秉衡將一挺完全下線的機槍提了過來,示意鈕永建接過去。
鈕永建試著提了提,驚詫道:“這機槍怎麼這麼輕,恐怕二十斤都不到。”
“這槍是兩用機槍,裝上三腳架可以當重機槍用,使用了我們自己研發的合金鋼,帶兩腳架時才九公斤半,帶三腳架時則為十八公斤。彈鏈式供彈,每分鍾可以打800發。”李秉衡繼續驕傲的說道,這槍是特意根據目前國內的交通以及後勤能力研發出來的。
鈕永建兩眼放光,激動地說道:“此話當真?若這槍真能這般強力,恐怕將來可以裝備到連排,則陸軍實力大增。”
從兵工廠出來,一路眾人還在默默消化流水生產線帶給他們的啟示。
“這流水生產貌似工人可能承受?”老成持重的虞洽卿問道。
李秉衡不由一愣,想到後世曆史的確這流水線生產剛開始推廣時遭受了不少非難,原因就是勞動強度太大。“這個問題我倒還沒想過,因為目前每家工廠實際人員配備都是超出正常編製的,因為有新工人培訓。再加上這裏是四班三運轉,隻上八個小時。可能相比要輕鬆許多。”
眾人聽說隻上八個小時,又是分成四班人,你一言我一語議論起來。有讚同的,但更多的還是反對意見。
並不是說他們支持十個小時工作製就說明對工人苛刻,勞動時間等都是與當時生產力、工資、工人適應能力等許多因素結合在一起的。李秉衡不置可否的笑笑,至少目前在複興公司這種工作製度的推廣還是順利的。
每逢休息與周末或者晚上,工人都會自發的學習一些與工廠有關的知識,或者去附近的教師組織的公開授課,周末與晚上都有。
南洋煙草公司當初的設備本來設計的時候就是按照流水作業的方式設計的,所以整個卷煙生產的過程達到了流水作業的最佳配合。
簡照南特意從加裏曼丹的新廠趕來接待江浙財團,上次在上海幸虧大家出手幫忙,不然南洋煙草公司在上海進退兩難。如今總算雨過天晴,走入正軌。
帶著眾人參觀車間並介紹卷煙工序,而李秉衡則與榮家、張家等人談論著棉紡業的前景。此前雙方已經在國內推廣種植優良棉種有了初步的合作,如今幾家的意思是由複興公司提供設備與技術,在上海開辦棉紡機械廠,研製棉紡機械。
此事事關重大,需要與張振勳等人商議,李秉衡也沒有立即答應。如果真的要辦,那麼就要辦整個輕紡機械公司。那麼第一隻腳跨入國內的,將是輕紡機械工業。想來也是件好事,心裏也略微有些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