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蘭芳複國 第五節 輕紡一條龍(1 / 2)

黃隆生隻用了一個星期就將李秉衡交給他的中山裝圖紙按照孫中山等人的尺碼做了十幾套,直接讓人送去鎮南關。目前在廣西與雲南的革命活動並不樂觀,孫中山與黃興等人在鎮南關指揮。

中山裝發到關上的時候,孫先生正在觀看黃興等人訓練軍隊。聽到李秉衡發過來的新式禮服,並且還命名為“中山裝”,委實讓眾人頗為好奇。

黃隆生在隨衣服發來的信上說道:“此裝在西裝基本形成上又揉合了中國傳統,整體輪廓呈墊肩收腰,均衡對稱,穿著穩重大方。能讓先生穿著,既能作禮服,又能當便裝。”

孫先生立即試穿,發現效果真的很好,連連讚道:“這種服裝好看、實用、方便、省錢,不像西裝那樣,除上衣、襯衣外,還要硬領,這些東西多是進口的(當時這些東西多從外國進口),費事費錢。”

黃興一看,也是點頭說道:“這衣服穿在你身上沉著老練,穩重大方,用你的名字命名確實恰當。想不到這李光華還有這點心思,難得。”邊拿了寫有自己名字的衣服邊穿邊說道:“我矮胖,隻怕穿出來不如你們好看。”等穿上一看,效果竟也是不差。

黃興一邊笑一邊將胡漢民與黃明堂等人的衣服分發給他們,在場有些沒分到衣服的同盟會中人有的尷尬,有的卻懷恨在心,這倒是李秉衡始料未及的。

謝持當眾說道:“這李光華就是個嘩眾取寵的角色,正事不做,整日把心思花在這些娘們做的事上。”

孫先生沉聲道:“不可,光華向來不得罪人,你卻為何揪住不放?”

在場有不少華人子弟與之前跟李秉衡相識的紛紛氣憤不已,有幾人朝著謝持開罵。最近不少人對李秉衡背後議論不斷,認同李秉衡的跟這些人矛盾重重,如今見到謝持口不留情,早就忍耐不住。

黃興見到一件衣服也能生出事來,開口罵道:“全都閉上你們的嘴。還有你,同誌間的意見可以表達可以協商解決,為什麼一定要惡意中傷?我與孫先生意見多多,爭論多多,也沒像你們一樣。”

在場有衣服的都穿在身上,純毛呢的料子,竟是平添了不少威嚴,看得人眼前一亮,交口稱讚起來,紛紛說著要照樣子也去做上一套。

孫先生立刻明白了李秉衡的用意,笑著說道:“那就去電光華,讓他再做上一批,要免費。我們麼就給他打打廣告,做做活動的衣架子。吸引的人去買了他的衣服,也有我們的功勞。”

胡漢民看了他一眼,默不作聲。

黃興卻也是一陣大笑,說道:“不錯不錯,就這麼定了。”

李秉衡身上也穿著安親自給他做的中山裝,做工更加精良,走到哪都引起了轟動。也許是名人效應,他剛在坤甸走了兩圈,城裏的大小成衣鋪就不斷有人去詢問是否有同樣的衣服。這次安也跟了一起過來,因為李秉衡想到不僅是中山裝與軍裝,還有複興公司數十萬工人的工作服也是個大數目。索性這次一次全部解決,由安支持設計,並成立時裝公司與成衣工廠。既可以安排工人家屬的工作,又可以提前帶動起南洋的服裝產業。將來歐戰各種衣服也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這次他特意回來參與研發服裝機械,與秋瑾同來的留美學生方伯濤之前研究過這方麵的機械,特意讓他當自己的助手。

打版與製樣都交給安的時裝公司,成衣工廠則負責大批量的製作衣服。

後世的製衣機械並不複雜,主要有檢針機、斷布機、轉印機、粘合機、分線機等,另外還有電剪、燙鬥、衣車等。這些都是小型機械,設計幾個種類就能大批量生產。

正與方伯濤兩人忙得不亦樂乎之際,紡織機械公司那邊傳來了一個好消息,經過五個多月的緊張研發,繅絲車間與絲織車間的設備開發完畢,並且已經在試產車間試生產成功,目前正在觀察運行狀況。繅絲車間單條生產線眼下正常運轉後一日可出白廠絲一擔半,隻一日又半日,便可出絲兩擔半為一件,約60公斤,供絲織廠生產。如此產量讓眾人咂舌不已,光一條生產線一月已有五十擔的出產,要知道去年外國人統計的生絲產量全國不過十三萬擔多。如今光一條生產線已有一年優等的白廠絲600擔出產,況且接下來還有更先進的自動設備在研製,產量可比眼前的多上三四倍。